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楔形文字
xiē xíng wén zì

【拼音】:xiē xíng wén zì

【注音】:ㄒ一ㄝㄒ一ㄥˊㄨㄣˊㄗˋ

【词性】:名词。

【简体】:楔形文字

【繁体】:楔形文字

字义分解
楔形文字的解释
词语解释
楔形文字xiēxíngwénzì(1)公元前三千多年美索不达米亚的苏马连人创造的文字,笔划像楔子,古巴比伦人、亚述人、波斯人都使用过英sphenogram;cuneiformwritting楔形文字[xiēxíngwénzì]⒈公元前三千多年美索不达米亚的苏马连人创造的文字,笔划像楔子,古巴比伦人、亚述人、波斯人都使用过。英sphenogram;cuneiformwritting;
基础解释
楔形文字,是由古苏美尔人所创,属于象形文字。
引证解释
⒈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因笔画呈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故称。是西部亚洲的古代文字。约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由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美尔人所创造。后来巴比伦人、亚述人、赫梯人、波斯人等都曾使用这种文字记录自己的语言。
网络解释
楔形文字楔形文字(英文:Cuneiformscript),由苏美尔人所创,是已知最古老的文字。
综合释义
公元前3400年左右,楔形文字雏形产生,多为图像。公元前3000年左右,楔形文字系统成熟,字形简洁抽象化。文字数目由青铜时代早期的约1000个,减至青铜时代后期约400个。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
汉语大词典
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因笔画呈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故称。是西部亚洲的古代文字。约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由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美尔人所创造。后来巴比伦人、亚述人、赫梯人、波斯人等都曾使用这种文字记录自己的语言。
国语辞典
西元一八四五年英国人拉雅(Layard)​在古亚述帝国国都尼尼微发现,为古代西亚一带所普遍使用的文字。所知以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人为最早使用者。以草茎和木头为笔,书写在湿软的泥砖上,笔画呈楔状,像钉头或箭头。故也称为「钉头文字」、「箭头文字」。之后的巴比伦人、亚述人、西台人等又相继沿用数个世纪。楔形文字[xièxíngwénzì]⒈西元一八四五年英国人拉雅(Layard)​在古亚述帝国国都尼尼微发现,为古代西亚一带所普遍使用的文字。所知以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人为最早使用者。以草茎和木头为笔,书写在湿软的泥砖上,笔画呈楔状,像钉头或箭头。故也称为「钉头文字」、「箭头文字」。之后的巴比伦人、亚述人、西台人等又相继沿用数个世纪。英语cuneiform(Babylonianscript)​德语Keilschrift(S)​法语Cunéiforme
辞典修订版
公元一八四五年英国人拉雅(Layard)在古亚述帝国国都尼尼微发现,为古代西亚一带所普遍使用的文字。所知以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人为最早使用者。以草茎和木头为笔,书写在湿软的泥砖上,笔画呈楔状,像钉头或箭头。故也称为「钉头文字」、「箭头文字」。之后的巴比伦人、亚述人、西台人等又相继沿用数个世纪。
辞典简编版
古代西亚一带所普遍使用的文字。公元1845年由英国人拉雅在古亚述帝国国都尼尼微发现。所知以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人为最早使用者。以草茎和木头在湿软的泥砖上书写,笔画呈楔状,像钉头或箭头。楔形文字最早只是短线或圆圈的组合,后来才演变成线形笔画文字。之后的巴比伦人、亚述人、西台人等又相继沿用数个世纪。 【造句】楔形文字是考古学家研究西亚古文明的重要依据。 △钉头文字、箭头文字
其他释义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字。因当地的书写工具是以泥版当“纸”,以削成三角尖头的芦苇秆或小木棒当“笔”,书写出的文字笔画形状像木楔,所以称“楔形文字”。最初是象形文字,后演变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这种文字使用了数千年,留下了不少泥版文书。公元前后逐渐被字母文字所取代。
楔形文字造句
1.为了确保他们的法律、管理和经济机构职能的有效性,巴比伦人使用了由他们的苏美尔人前辈发明的楔形文字书写系统。
2.原稿可能是用赫梯语和当时国际通用的巴比伦楔形文字书写的,在赫梯首都哈吐沙什的档案库中发现有用巴比伦楔形文字书写的泥版复本。
3.文末附有有关古巴比伦时期基础知识的附录,并摘有原始楔形文字泥板文献数篇。
4.它是译自原稿的副本,原稿可能是用赫梯语和当时国际通用的巴比伦楔形文字书写的。
5.它们都是自源文字,且分别处于汉古文字系统和楔形文字系统发展的早期阶段。
6.楔形文字是否也和甲骨擦身而过,都去参加一场古文明的盛会?
7.楔形文字昭示了西方文明的起源,对楔形文字的研究和辩识是研究古代西亚文明的基础。
8.加之楔形文字又是一种表意文字,几个符号组合起来就形成一个新解释。
9.从文字的类型看,楔形文字、埃及古文字、玛雅文字消失后,取而代之的都是拼音文字,只有汉字没有拼音化,它只是出现了笔画以及简化一类的变化。
10.我还在一个不怎么起眼的角落里发现过一座公元前的古埃及石碑,上面刻满了楔形文字,令人悠然而发思古之情。
楔形文字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