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文刻
wén kè

【拼音】:wén kè

【注音】:ㄨㄣˊㄎㄜˋ

【结构】:文(独体结构)刻(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文刻的解释
词语解释
1.雕镂文采。2.指镌刻文辞。文刻[wénkè]⒈雕镂文采。⒉指镌刻文辞。
基础解释
雕镂文采。指镌刻文辞。
引证解释
⒈雕镂文采。引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木客大冢者,句践允常冢也……一曰句践伐善材,文刻献於吴,故曰木客。”⒉指镌刻文辞。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穀水》:“又东逕马市石桥,桥南有二石柱,并无文刻也。”
综合释义
雕镂文采。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木客大冢者,句践允常冢也……一曰句践伐善材,文刻献於吴,故曰木客。”指镌刻文辞。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穀水》:“又东逕马市石桥,桥南有二石柱,并无文刻也。”
汉语大词典
(1).雕镂文采。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木客大冢者,句践允常冢也……一曰句践伐善材,文刻献于吴,故曰木客。”(2).指镌刻文辞。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谷水》:“又东径马市石桥,桥南有二石柱,并无文刻也。”
文刻造句
1.寝宫之后是诗碑廊,收置了历代文人的诗书碑刻,另外还有不少诗文刻在崖山祠边廊壁上。
2.的六朝神道柱,南宋工匠极有可能像削甘蔗一样把上半部分的石皮凿去磨平,做成碑的样子,再将碑文刻在上面,于是这段六朝石刻就改头换面成了南宋墓碣。
3.;剁平以后又用磨刀石将平面磨得光滑;磨光滑以后,刷上了黑漆;等黑漆一干,就请芒山镇老私塾先生郑效治用毛笔写上碑文,闫红军就照着碑文刻起来。
4.另一八条屏上刻傅山书写的《文昌帝君阴骘文》,刻工忠实地再现了傅先生扫帚行笔的洒脱自若、遒劲雄浑。
5.择郡国吏木讷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6.他拿出了一个手持电子词典,在顶部用中文刻着“法语王”三个字。
7.后世淫邪,增之以郑、卫之音,民弃本趋末,技巧横出,用意各殊,则加雕文刻镂,傅致胶漆丹青、玄黄琦玮之色,以穷耳目之好,极工匠之巧。
8.初,太宗以文德皇后之葬,自为文,刻石于昭陵;又琢石象平生征伐所乘六马,为赞刻之。
9.寸之管无当,天下不能足之以粟。今齐国丈夫耕,女子织,夜以接日,不足于奉上,而君侧皆雕文刻镂之观,此无当之管也,而君终不知。
10.此后有阿育王,复役使鬼神,累石为宫阙,皆雕文刻镂。
文刻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