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1.假设连词。假如,如果。2.即如,例如。借如[jièrú]⒈假设连词。假如,如果。⒉即如,例如。
基础解释
假设连词。假如,如果。即如,例如。
引证解释
⒈假设连词。假如,如果。引汉王符《潜夫论·梦列》:“借如使梦吉事而己意大喜乐,发於心精,则真吉矣。”唐元稹《遣病》诗:“万龄龟菌等,一死天地平。以此方我病,我病何足惊。借如今日死,亦足了一生。”宋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二:“﹝王禀﹞曰:‘……借如汝等辈流中有言降者,当如何?’羣卒举刀曰:‘愿以此戮之!’”⒉即如,例如。引唐刘知几《史通·品藻》:“爰及近代,史臣所书,求其乖失,亦往往而有。借如阳瓚效节边城,捐躯死敌,当有宋之代,抑刘卜之徒歟?而沉氏竟不别加标榜,唯寄编於《索虏》篇内。”宋苏洵《几策·审势》:“虽然,政之弱非若势弱之难治也。借如弱周之势,必变易其诸侯而后彊可能也,天下之诸侯未易变易,此又非一日之故也。若夫弱政则用威而已矣,可以朝改而夕定也。”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王起知举,将入贡院,请德裕所欲。德裕曰:‘安问所欲?借如卢肇、丁稜、姚頡,不可在去流内也。’”
网络解释
借如借如是中国汉语里的词汇,有两种意思。第一种·假设连词。假如,如果。第二种,即如,例如,倘若等。
综合释义
假设连词。假如,如果。汉王符《潜夫论·梦列》:“借如使梦吉事而己意大喜乐,发於心精,则真吉矣。”唐元稹《遣病》诗:“万龄龟菌等,一死天地平。以此方我病,我病何足惊。借如今日死,亦足了一生。”宋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二:“﹝王禀﹞曰:‘……借如汝等辈流中有言降者,当如何?’羣卒举刀曰:‘愿以此戮之!’”即如,例如。唐刘知几《史通·品藻》:“爰及近代,史臣所书,求其乖失,亦往往而有。借如阳瓚效节边城,捐躯死敌,当有宋之代,抑刘卜之徒歟?而沉氏竟不别加标榜,唯寄编於《索虏》篇内。”宋苏洵《几策·审势》:“虽然,政之弱非若势弱之难治也。借如弱周之势,必变易其诸侯而后彊可能也,天下之诸侯未易变易,此又非一日之故也。若夫弱政则用威而已矣,可以朝改而夕定也。”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王起知举,将入贡院,请德裕所欲。德裕曰:‘安问所欲?借如卢肇、丁稜、姚頡,不可在去流内也。’”假设之辞,与借使、假如同。唐、卢照邻〈秋霖赋〉:「借如尼父去鲁,围陈畏匡。」
汉语大词典
(1).假设连词。假如,如果。汉王符《潜夫论·梦列》:“借如使梦吉事而己意大喜乐,发于心精,则真吉矣。”唐元稹《遣病》诗:“万龄龟菌等,一死天地平。以此方我病,我病何足惊。借如今日死,亦足了一生。”宋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二:“﹝王禀﹞曰:‘……借如汝等辈流中有言降者,当如何?’群卒举刀曰:‘愿以此戮之!’”(2).即如,例如。唐刘知几《史通·品藻》:“爰及近代,史臣所书,求其乖失,亦往往而有。借如阳瓒效节边城,捐躯死敌,当有宋之代,抑刘卜之徒欤?而沈氏竟不别加标榜,唯寄编于《索虏》篇内。”宋苏洵《几策·审势》:“虽然,政之弱非若势弱之难治也。借如弱周之势,必变易其诸侯而后彊可能也,天下之诸侯未易变易,此又非一日之故也。若夫弱政则用威而已矣,可以朝改而夕定也。”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王起知举,将入贡院,请德裕所欲。德裕曰:‘安问所欲?借如卢肇、丁棱、姚颉,不可在去流内也。’”
其他解释
假设之辞,与借使、假如同。唐、卢照邻〈秋霖赋〉:「借如尼父去鲁,围陈畏匡。」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