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危辞
wēi cí

【拼音】:wēi cí

【注音】:ㄨㄟㄘˊ

【结构】:危(半包围结构)辞(左右结构)

【繁体】:危辭

字义分解
危辞的解释
词语解释
直言;激烈的言论。恐吓的言论。危辞[wēicí]⒈直言;激烈的言论。恐吓的言论。
引证解释
⒈直言;激烈的言论。引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危辞苦语感我耳,泪落不揜何漼漼。”清昭槤《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伏闕讼寃,危辞表愤。”⒉恐吓的言论。引《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召瓜分之说》:“为此言者,自托于老成持重,而以逆臆之危辞恫喝国民,沮其方新之气。”
网络解释
危辞《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召瓜分之说》:“为此言者,自托于老成持重,而以逆臆之危辞恫喝国民,沮其方新之气。”
综合释义
直言;激烈的言论。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危辞苦语感我耳,泪落不揜何漼漼。”清昭槤《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伏闕讼寃,危辞表愤。”恐吓的言论。《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召瓜分之说》:“为此言者,自托于老成持重,而以逆臆之危辞恫喝国民,沮其方新之气。”
网友释义
参和是一个词语,拼音为cānhé,释义为三者合一。《左传·襄公七年》:“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和为仁。”
汉语大词典
(1).直言;激烈的言论。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危辞苦语感我耳,泪落不掩何漼漼。”清昭梿《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伏阙讼冤,危辞表愤。”(2).恐吓的言论。《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召瓜分之说》:“为此言者,自托于老成持重,而以逆臆之危辞恫喝国民,沮其方新之气。”
其他释义
1.直言;激烈的言论。2.恐吓的言论。
危辞造句
1.乃少数奸憝,恐失欢于日人,不遂其攘权夺利之初心,故为邪说,危辞耸听,率尔提出德约追签之议,查青岛之去留,非关一隅之利害,实山东一省之得失。
危辞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