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盗用
dào yòng

【拼音】:dào yòng

【注音】:ㄉㄠˋㄩㄥˋ

【词性】:动词。

【结构】:盗(上下结构)用(独体结构)

【简体】:盗用

【繁体】:盜用

字义分解
盗用的解释
词语解释
盗用dàoyòng。(1)挪用(如交某人保管的财物)。盗用[dàoyòng]⒈挪用(如交某人保管的财物)例盗用一笔信托基金。英embezzle;usurp;
基础解释
(动)非法使用公家或别人的财物、名义等:~公款|~公章。
引证解释
⒈亦作“盗用”。非法使用;窃取而使用。引《汉武故事》:“始元二年,吏告民盗用乘舆御物。”《晋书·陶侃传》:“杜弢为益州吏,盗用库钱,父死不奔丧。”《新唐书·柳公权传》:“凡公卿以书貺遗,盖银万,而主藏奴或盗用。”《元史·刑法志四》:“诸掾属輒造省官押字,盗用省印,卖放官职者,虽会赦,流远。”《书林》1982年第3期:“当时社会上有些书商,为了牟利,盗用张恨水的名义,出版不少伪作。”
网络解释
盗用盗用,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亦作“盗用”。非法使用;窃取而使用。《汉武故事》:“始元二年,吏告民盗用乘舆御物。”《晋书·陶侃传》:“杜弢为益州吏,盗用库钱,父死不奔丧。”《新唐书·柳公权传》:“凡公卿以书貺遗,盖银万,而主藏奴或盗用。”《元史·刑法志四》:“诸掾属輒造省官押字,盗用省印,卖放官职者,虽会赦,流远。”《书林》1982年第3期:“当时社会上有些书商,为了牟利,盗用张恨水的名义,出版不少伪作。”
汉语大词典
亦作“盗用”。非法使用;窃取而使用。《汉武故事》:“始元二年,吏告民盗用乘舆御物。”《晋书·陶侃传》:“杜韬为益州吏,盗用库钱,父死不奔丧。”《新唐书·柳公权传》:“凡公卿以书贶遗,盖银万,而主藏奴或盗用。”《元史·刑法志四》:“诸掾属辄造省官押字,盗用省印,卖放官职者,虽会赦,流远。”《书林》1982年第3期:“当时社会上有些书商,为了牟利,盗用张恨水的名义,出版不少伪作。”
国语辞典
以非法的方式使用他人或公众的财物,如:「听说他最近因盗用公款,已经被下令撤职查办了。」盗用[dàoyòng]⒈以非法的方式使用他人或公众的财物。例如:「听说他最近因盗用公款,已经被下令撤职查办了。」
辞典简编版
以非法的方式使用他人或公众的财物。 【造句】盗用公款
其他释义
未经同意或批准而非法使用:盗用公款|盗用集体的名义。
盗用造句
1.在版权局注册你的剧本,给它更多的保护,这能防止有人盗用你的作品,并且在发生侵权案件时,能判给你损害赔偿金和律师费。
2.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政府三令五申地要求政府机构只许使用合法软件,但政府部门内的终端用户盗用商用软件的情况基本上毫无收敛。
3.这种盗用公款的人,活该受法律制裁,真是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
4.我申斥百合花盗用了你的手。
5.好吧,我们的爱丽丝小姐恬不知耻的盗用了地球的钢琴曲并且还惨无人道的将其改名。
6.由于我当初任用人员不慎,以致今日公款被盗用,正是开门揖盗的结果。
7.个人信息频被盗用,韩国拟分阶段废除网络实名。
8.那个出纳员盗用了工厂的库存资金。
9.那个出纳员窜改帐目,企图隐瞒他盗用钱款的行径。
10.她旁敲侧击地指出她的合伙人盗用了资金。
盗用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