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五色棒
wǔ sè bàng

【拼音】:wǔ sè bàng

【注音】:ㄨˇㄙㄜˋㄅㄤˋ

【结构】:五(独体结构)色(上下结构)棒(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五色棒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曹操﹞除洛阳北部尉”裴松之注引三国·吴人撰《曹瞒传》:“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用以喻严刑峻法。五色棒[wǔsèbàng]⒈《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曹操﹞除洛阳北部尉”裴松之注引三国·吴人撰《曹瞒传》:“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用以喻严刑峻法。
引证解释
⒈后用以喻严刑峻法。引《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曹操﹞除洛阳北部尉”裴松之注引三国吴人撰《曹瞒传》:“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餘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唐李商隐《有感》诗之一:“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宋梅尧臣《送馀干李少府》诗:“休将五色棒,欲取洛阳名。”
网络解释
五色棒五色棒,为汉代执法所用,由红、黄、绿、白、黑涂在棒上,因此称五色棒。
综合释义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曹操﹞除洛阳北部尉”裴松之注引三国吴人撰《曹瞒传》:“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餘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用以喻严刑峻法。唐李商隐《有感》诗之一:“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宋梅尧臣《送馀干李少府》诗:“休将五色棒,欲取洛阳名。”
汉语大词典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曹操﹞除洛阳北部尉”裴松之注引三国吴人撰《曹瞒传》:“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馀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用以喻严刑峻法。唐李商隐《有感》诗之一:“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宋梅尧臣《送馀干李少府》诗:“休将五色棒,欲取洛阳名。”
其他释义
1.《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曹操﹞除洛阳北部尉'裴松之注引三国吴人撰《曹瞒传》:'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用以喻严刑峻法。
五色棒造句
1.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
五色棒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