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攘攘
rǎng rǎng

【拼音】:rǎng rǎng

【简体】:攘攘

【繁体】:攘攘

字义分解
攘攘的解释
词语解释
攘攘rǎngrǎng。(1)形容纷乱拥挤的样子。攘攘[rǎngrǎng]⒈形容纷乱拥挤的样子。英disorderly;
基础解释
(书)(形)形容纷乱:熙熙~。
引证解释
⒈纷乱貌。引《古诗源》卷一引《六韬》:“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唐欧阳行周《藏冰赋》:“六合苍苍,万物攘攘,詎无时啟,亦有时藏。”明唐顺之《读<春秋>》:“文宣而下,则诸侯又不能自执其权,而大夫之交政於中国者攘攘矣。”清唐孙华《四月七日携家南广寺饭僧》诗:“侧目窥帝所,攘攘逐朝簪。”⒉众多;丰盛。攘,通“穰”。引汉桓宽《盐铁论·论灾》:“《诗》云:‘降福攘攘。’”今本《诗·周颂·执竞》作“穰穰”。毛传:“穰穰,众也。”
网络解释
攘攘攘攘,形容纷乱拥挤的样子。见《古诗源》卷一引《六韬》:“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综合释义
纷乱貌。《古诗源》卷一引《六韬》:“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唐欧阳行周《藏冰赋》:“六合苍苍,万物攘攘,詎无时啟,亦有时藏。”明唐顺之《读<春秋>》:“文宣而下,则诸侯又不能自执其权,而大夫之交政於中国者攘攘矣。”清唐孙华《四月七日携家南广寺饭僧》诗:“侧目窥帝所,攘攘逐朝簪。”众多;丰盛。攘,通“穰”。汉桓宽《盐铁论·论灾》:“《诗》云:‘降福攘攘。’”今本《诗·周颂·执竞》作“穰穰”。毛传:“穰穰,众也。”
汉语大词典
纷乱貌。《古诗源》卷一引《六韬》:“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唐欧阳行周《藏冰赋》:“六合苍苍,万物攘攘,讵无时启,亦有时藏。”明唐顺之《读〈春秋〉》:“文宣而下,则诸侯又不能自执其权,而大夫之交政于中国者攘攘矣。”清唐孙华《四月七日携家南广寺饭僧》诗:“侧目窥帝所,攘攘逐朝簪。”众多;丰盛。攘,通“穰”。汉桓宽《盐铁论·论灾》:“《诗》云:‘降福攘攘。’”今本《诗·周颂·执竞》作“穰穰”。毛传:“穰穰,众也。”
国语辞典
纷乱的样子。元.马致远〈夜行船.百岁光阴一梦蝶套.离亭宴煞〉:「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元.揭傒斯〈雨述〉诗三首之一:「逋民攘攘度闽山,十人不见一人还。」也作「壤壤」。攘攘[rǎngrǎng]⒈纷乱的样子。元·马致远〈夜行船·百岁光阴一梦蝶套·离亭宴煞〉:「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元·揭傒斯〈雨述〉诗三首之一:「逋民攘攘度闽山,十人不见一人还。」也作「壤壤」。英语disorderly,confused,chaotic法语va-et-vientbruyant,(rue)​affairéeettrépidante,(foule)​grouillante
其他释义
乱纷纷的样子:熙熙攘攘|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攘攘造句
1.此时的游乐场里,红男绿女,挤挤攘攘,华灯初上,一片歌舞升平。半山上彩色缤纷。说不尽的太平盛世,看不及的繁华夜景,还有那些大声播放著的,听不完的一条又一条啊浪漫温的歌。
2.公园里人群熙熙攘攘,到处是衣着入时的红男绿女。
3.在这扰扰攘攘的红尘里,忙忙碌碌的人生中,我们都被打磨得越来越坚硬,可在心底深处一定有一个最柔软的角落珍藏着我们曾经的温柔。
4.五一节那天,广场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5.听说这次演出有一些国内外知名演员参加,排队买票的人络绎不绝,售票大厅熙熙攘攘,一派热闹景象。
6.这条街道虽窄,但过往的人群却熙熙攘攘
7.一到星期天,农贸市场上便熙熙攘攘,买卖十分兴隆。
8.星期天的上海南京路总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
9.街上熙熙攘攘,车辆川流不息,但秩序井然。
10.灯光下,奇装异服五光十色,游人熙熙攘攘,穿行其间。
攘攘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