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践祚
jiàn zuò

【拼音】:jiàn zuò

【注音】:ㄐ一ㄢˋㄗㄨㄛˋ

【结构】:践(左右结构)祚(左右结构)

【简体】:践祚

【繁体】:踐祚

字义分解
践祚的解释
词语解释
见“践阼”。践祚[jiànzuò]⒈见“践阼”。
基础解释
天子即位。
引证解释
⒈见“践阼”。
网络解释
践祚践祚,汉语词汇。
释义
1、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2、指即位,登基。
网友释义
践祚,指即位,登基。出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汉语大词典
见“践阼”。《汉语大词典》:践阼(践阼)  拼音:jiànzuò(1).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礼记·曲礼下》:“践阼,临祭祀。”孔颖达疏:“践,履也;阼,主人阶也。天子祭祀升阼阶……履主阶行事,故云践阼也。”(2).亦作“践胙”、“践祚”。即位;登基。《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史记·太史公自序》:“汉既初兴,继嗣不明,迎王践祚,天下归心。”《隶释·汉费亭侯曹腾碑阴》:“践胙之初,受爵于东土,厥功章然。”《晋书·刘颂传》:“武帝践阼,拜尚书三公郎,典科律,申冤讼。”唐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是岁,嗣天子践祚而理。”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及仁宗晏驾,皇子践阼,赏定策之功,以韩公为首。”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掌故·肃顺专款》:“载垣等身膺顾命,我皇上冲龄践阼,未能同心襄赞,竟敢跋扈不臣,其罪大恶极,莫此为甚。”《清史稿·圣祖纪三》:“朕八龄践祚,在位五十馀年,今年近七旬矣。”
国语辞典
天子即位。《后汉书.卷三○下.郎?传》:「陛下践祚以来,勤心庶政,而三九之位,未见其人,是以灾害屡臻,四国未宁。」《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肆朕受帝践祚以来,考慎册典,以祈协于神民。」也作「践阼」。践祚[jiànzuò]⒈天子即位。也作「践阼」。引《后汉书·卷三〇下·郎?传》:「陛下践祚以来,勤心庶政,而三九之位,未见其人,是以灾害屡臻,四国未宁。」《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肆朕受帝践祚以来,考慎册典,以祈协于神民。」
辞典修订版
天子即位。《后汉书.卷三零下.郎顗传》:「陛下践祚以来,勤心庶政,而三九之位,未见其人,是以灾害屡臻,四国未宁。」《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肆朕受帝践祚以来,考慎册典,以祈协于神民。」也作「践阼」。
辞典简编版
践,履踏。践祚指即帝位。 【造句】周公在成王年幼时曾践祚摄政当国。
其他释义
〈书〉即位;登基。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践祚造句
1.嘉靖皇帝践祚之初,谕旨将文华殿鼎新修建,易以黄瓦。
2.太宗践祚,历弘文馆学士、秘书监。
3.是夕,诏命制置及践祚礼仪,不暇责所司,皆出于处厚之议。
4.先时不赴父难,后亦不奉简文正朔,忌弟杀侄,惟营己私,践祚江陵,好谈玄教,讲《老子》于龙光殿,侄察钩连魏伐梁。
5.践祚后,削夺藩镇兵权,但也无法撼动夏州人世袭制度,只能“许之世袭”,循此逻辑,夏州,经由几代人的时间,一直成长为大宋时期李元昊建立的西夏国。
6.梁武帝践祚,诏为特进,不起,有敕给白衣尚书禄,固辞。
7.周孝闵帝践祚,进位柱国大将军,复镇弘农。
8.皇上冲龄践祚,主少国疑,值此多事之秋,若朝廷轻启生杀黜徙之渐,开诛戮大臣之端,只怕无人再肯为朝廷效力。
9.至商十八世王阳甲践祚之十七年,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托孕于玄妙玉女,经八十一年,于武丁九年二月十五日降生。
10.臣谨记,陛下践祚之初,对陶王奸佞之流惑乱先皇之事,切齿痛恨,并亲降旨意一体擒拿。
践祚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