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蓍龟
shī guī

【拼音】:shī guī

【结构】:蓍(上下结构)龟(上下结构)

【简体】:蓍龟

【繁体】:蓍龜

字义分解
蓍龟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古人以蓍草与龟甲占卜凶吉,因以指占卜。喻德高望重的人。引申为借鉴。
基础解释
1.古人以蓍草和龟甲占卜凶吉,因以指占卜。2.比喻德高望重的人。3.引申为借鉴。
引证解释
古人以蓍草与龟甲占卜凶吉,因以指占卜。《易·繫辞上》:“探颐索隐,鉤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史记·龟策列传》:“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唐崔涂《友人问卜见招》诗:“何必问蓍龟,行藏自可期。”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二:“使政府能輦出此二千六百万万餘之现金以偿地主,使得用之以营他业,固於民无所甚损,然此著之不能办到,无待蓍龟矣。”宋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元刘壎《隐居通议·文章五》:“巍巍文正,国之蓍龟,民之父师。”明方孝孺《祭太史公》之八:“惟太史公,间世之英,国之蓍龟,人之典刑。”喻德高望重的人。引申为借鉴。《晋书·王鉴传》:“歷观古今拨乱之主,虽圣贤,未有高拱闲居,不劳而济者也。前鉴不远,可谓蓍龟。”《魏书·李彪传》:“是以谈迁世事而功立,彪固世事而名成,此乃前鉴之轨辙,后镜之蓍龟也。”
网络解释
蓍龟蓍龟,汉语词汇。
释义
1、古人以蓍草与龟甲占卜凶吉,因以指占卜。
综合释义
古人以蓍草与龟甲占卜凶吉,因以指占卜。《易·繫辞上》:“探颐索隐,鉤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史记·龟策列传》:“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唐崔涂《友人问卜见招》诗:“何必问蓍龟,行藏自可期。”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二:“使政府能輦出此二千六百万万餘之现金以偿地主,使得用之以营他业,固於民无所甚损,然此著之不能办到,无待蓍龟矣。”宋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元刘壎《隐居通议·文章五》:“巍巍文正,国之蓍龟,民之父师。”明方孝孺《祭太史公》之八:“惟太史公,间世之英,国之蓍龟,人之典刑。”德高望重的人。引申为借鉴。《晋书·王鉴传》:“歷观古今拨乱之主,虽圣贤,未有高拱闲居,不劳而济者也。前鉴不远,可谓蓍龟。”《魏书·李彪传》:“是以谈迁世事而功立,彪固世事而名成,此乃前鉴之轨辙,后镜之蓍龟也。”
网友释义
lèjùㄌㄜˋㄐㄨˋ乐簴(乐簴) 悬挂乐器的支架。借指悬挂的钟磬之类乐器。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唐《独异志》云:‘唐承隋乱,乐簴散亡,独无徵音,李嗣真密求得之,闻弩营中砧声,求得丧车一铎,入振之于东南隅,果有应者,掘之,得石一段,裁为四具,以补乐簴之阙。’此妄也……岂有帛砧裁琢为磬而尚存故声哉!”
汉语大词典
(1).古人以蓍草与龟甲占卜凶吉,因以指占卜。《易·系辞上》:“探颐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史记·龟策列传》:“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唐崔涂《友人问卜见招》诗:“何必问蓍龟,行藏自可期。”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二:“使政府能辇出此二千六百万万馀之现金以偿地主,使得用之以营他业,固于民无所甚损,然此著之不能办到,无待蓍龟矣。”宋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元刘埙《隐居通议·文章五》:“巍巍文正,国之蓍龟,民之父师。”明方孝孺《祭太史公》之八:“惟太史公,间世之英,国之蓍龟,人之典刑。”(2).喻德高望重的人。(3).引申为借鉴。《晋书·王鉴传》:“历观古今拨乱之主,虽圣贤,未有高拱闲居,不劳而济者也。前鉴不远,可谓蓍龟。”《魏书·李彪传》:“是以谈迁世事而功立,彪固世事而名成,此乃前鉴之轨辙,后镜之蓍龟也。”
辞典修订版
蓍草与大龟,均为古人卜筮时所用,故用以指占卜。《易经.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标蓍龟于前验,悬盘鉴于已然。」
国语词典
蓍草与大龟,均为古人卜筮时所用,故用以指占卜。
蓍龟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