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权实
quán shí

【拼音】:quán shí

【注音】:ㄑㄨㄢˊㄕˊ

【结构】:权(左右结构)实(上下结构)

【繁体】:權實

字义分解
权实的解释
词语解释
佛教语。谓佛法之二教,权教为小乘说法,取权宜义,法理明浅;实教为大乘说法,显示真要,法理高深。权实[quánshí]⒈佛教语。谓佛法之二教,权教为小乘说法,取权宜义,法理明浅;实教为大乘说法,显示真要,法理高深。
引证解释
⒈佛教语。谓佛法之二教,权教为小乘说法,取权宜义,法理明浅;实教为大乘说法,显示真要,法理高深。引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序》:“二諦现空有之津,二智包权实之底。”隋智顗《摩诃止观》卷三之下:“五、明权实者:权是权谋,暂用还废;实是实録,究竟指归。”
网络解释
权实权,权谋、权宜之义,为一时需要所设之方便;实乃真实不虚之义,指永久不变之究极真实。权,又云善权、权方便、善方便、假、权假。实,又云真、真实。两者合称权实、真假等。权教与实教、权智与实智、权因与实因、权果与实果、权人与实人、权化与实化等为对称。实教,乃据实述佛陀自内证之法,为究极根本教;权教,为导入实教所设方便教法,至实教当废权教。
综合释义
佛教语。谓佛法之二教,权教为小乘说法,取权宜义,法理明浅;实教为大乘说法,显示真要,法理高深。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序》:“二諦现空有之津,二智包权实之底。”隋智顗《摩诃止观》卷三之下:“五、明权实者:权是权谋,暂用还废;实是实録,究竟指归。”权实[quánshí]
汉语大词典
佛教语。谓佛法之二教,权教为小乘说法,取权宜义,法理明浅;实教为大乘说法,显示真要,法理高深。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序》:“二谛现空有之津,二智包权实之底。”隋智顗《摩诃止观》卷三之下:“五、明权实者:权是权谋,暂用还废;实是实录,究竟指归。”
其他释义
1.佛教语。谓佛法之二教,权教为小乘说法,取权宜义,法理明浅;实教为大乘说法,显示真要,法理高深。
权实造句
1.例如,他们可以引进合理使用原则以及对滑稽模仿的保护,将教育用途列为例外,以及对改编权实行限制等。
2.透过自我观照,深切体认两性平权实践的重要;而就在笔者感到坐困愁城时,国际上性别主流化的策略学习,成为在地奋斗的新生力量。
3.当债务履行期届满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质权人有权实现其股权质权,以实现对债权的优先清偿。
4.为了改变抵押权实现成本过高的现象,我国应当建立抵押权实现之非诉程序完善我国抵押权实现途径。
5.所谓的监管权,实际上变成了索贡权,或者合法扰害权,只要企业不乖乖地听话上贡,政府有关部门就可以借合法的监管,把你搞死。
6.我国现有对债权人保护的立法相对滞后,法出多门致使法律法规之间配套性差,导致债权人的债权实现愈加困难。
7.同时中国也正在放宽资金外流,例如海外并购和通过主权实体进行的间接投资。
8.十全十美日光顾,十月十日呈祝福;祝你:吃喝食全食美,住房室全室美,谈吐识全识美,工作实权实美,生活事全事美!愿带给你仕权仕美的好运,永保今后的你更加十全十美!
9.障碍期权实际上是一种条件期权,它取决于在期权有效期间障碍是否被碰到,因而它们也被叫作路径依赖期权。
10.因此克洛文认为献祭的过程,授予了实施者控制生杀的大权,实际上它就是一种对神的模仿。
权实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