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西周初辅佐文王的大臣泰颠和闳夭的并称。《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应变将略'裴松之注引晋王隐《蜀记》﹕'昔在颠夭﹐有名无迹﹐孰若吾侪﹐良筹妙画?'后亦以'颠夭'借指辅国有政绩的大臣。
基础解释
西周初辅佐文王的大臣泰颠和闳夭的并称。《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应变将略/'裴松之注引晋王隐《蜀记》﹕/'昔在颠夭﹐有名无迹﹐孰若吾侪﹐良筹妙画?/'后亦以/'颠夭/'借指辅国有政绩的大臣。
引证解释
⒈西周初辅佐文王的大臣泰颠和閎夭的并称。引《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应变将略”裴松之注引晋王隐《蜀记》:“昔在颠夭,有名无迹,孰若吾儕,良筹妙画?”后亦以“颠夭”借指辅国有政绩的大臣。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诗:“復闻颠夭辈,峨冠进鸿畴。”
网络解释
颠夭diānyāoㄉㄧㄢㄧㄠ
综合释义
西周初辅佐文王的大臣泰颠和閎夭的并称。《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应变将略”裴松之注引晋王隐《蜀记》:“昔在颠夭,有名无迹,孰若吾儕,良筹妙画?”后亦以“颠夭”借指辅国有政绩的大臣。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诗:“復闻颠夭辈,峨冠进鸿畴。”
网友释义
diānyāoㄉㄧㄢㄧㄠ西周初辅佐文王的大臣泰颠和闳夭的并称。《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应变将略”裴松之注引晋王隐《蜀记》:“昔在颠夭,有名无迹,孰若吾侪,良筹妙画?”后亦以“颠夭”借指辅国有政绩的大臣。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诗:“复闻颠夭辈,峨冠进鸿畴。”
汉语大词典
西周初辅佐文王的大臣泰颠和闳夭的并称。《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应变将略”裴松之注引晋王隐《蜀记》:“昔在颠夭,有名无迹,孰若吾侪,良筹妙画?”后亦以“颠夭”借指辅国有政绩的大臣。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诗:“复闻颠夭辈,峨冠进鸿畴。”
其他释义
1.西周初辅佐文王的大臣泰颠和闳夭的并称。《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应变将略'裴松之注引晋王隐《蜀记》﹕'昔在颠夭﹐有名无迹﹐孰若吾侪﹐良筹妙画?'后亦以'颠夭'借指辅国有政绩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