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课本
kè běn

【拼音】:kè běn

【注音】:ㄎㄜˋㄅㄣˇ

【词性】:名词。

【结构】:课(左右结构)本(独体结构)

【简体】:课本

【繁体】:課本

字义分解
课本的解释
词语解释
课本kèběn。(1)学习一个学科的教材;教科书。课本[kèběn]⒈学习一个学科的教材;教科书。例供中学使用的化学课本。英textbook;
引证解释
⒈国家规定的正税。引清魏源《筹鹾篇》:“此又不知私盐课轻而费重,关津规例多于课本,故遇官盐减价之年,邻私立阻而不行。”⒉指试卷。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一面取过课本来看,看得不好的,便放在一边;好的,便另放一处。”⒊教科书。引刘师培《蒐集文章志材料方法》:“今挚氏之书久亡,而文学史又无完善课本,似宜仿挚氏之例,编纂《文章志》、《文章流别》二书,以为全国文学史课本。”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五:“识字课本既不是‘五经’‘四书’,也不是常识国语,而是从天干、地支、五行、八卦、六十四卦名等学起。”
网络解释
课本(书籍)概念
综合释义
国家规定的正税。清魏源《筹鹾篇》:“此又不知私盐课轻而费重,关津规例多于课本,故遇官盐减价之年,邻私立阻而不行。”指试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一面取过课本来看,看得不好的,便放在一边;好的,便另放一处。”教科书。刘师培《蒐集文章志材料方法》:“今挚氏之书久亡,而文学史又无完善课本,似宜仿挚氏之例,编纂《文章志》、《文章流别》二书,以为全国文学史课本。”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五:“识字课本既不是‘五经’‘四书’,也不是常识国语,而是从天干、地支、五行、八卦、六十四卦名等学起。”
网友释义
概念课本,通俗的说就是在学校使用的书籍,也叫“教材”或“教科书”。它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蓝本,也是师生进行教学互动必不可缺少的工具。它能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课本能够学习系统的知识,能够培养美好的情感,能够陶冶美丽的情操,让学生在学好本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汉语大词典
(1).国家规定的正税。清魏源《筹鹾篇》:“此又不知私盐课轻而费重,关津规例多于课本,故遇官盐减价之年,邻私立阻而不行。”(2).指试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一面取过课本来看,看得不好的,便放在一边;好的,便另放一处。”(3).教科书。刘师培《蒐集文章志材料方法》:“今挚氏之书久亡,而文学史又无完善课本,似宜仿挚氏之例,编纂《文章志》、《文章流别》二书,以为全国文学史课本。”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五:“识字课本既不是‘五经’‘四书’,也不是常识国语,而是从天干、地支、五行、八卦、六十四卦名等学起。”
国语辞典
教科书。课本[kèběn]⒈教科书。引《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懂得编书的法子,就有些蒙小学的课本编出。」
辞典修订版
教科书。《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懂得编书的法子,就有些蒙小学的课本编出。」
辞典简编版
教科书。 【造句】老师要同学打开课本,准备上课。
其他释义
教科书:数学~。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课本造句
1.我们都知道空抱宏愿并无太大意义;漫无计划地急于求成徒然令自己身心疲累。人生必须立志,必须以热切的努力来追寻自己的梦想。如何追求个人快乐与满足不一定能在课本中找到答案,只有在你积极实践与心灵共鸣的行为时,富具意义的体验才可驱赶心灵的空虚,让你享受富足人生的滋味。
2.语文教育是学生最重要的基础教育,但是长期以来它不过是意识形态延伸的一部分,学生靠语文课本那几篇烂文章,既学不到汉语的美感,也学不好汉语的语法,古文学的一知半解,现代文学的稀里糊涂。王小峰 
3.教师教我们谛视黑板,不要看着我们的课本
4.讲解完最后一个在黑板上写出的例题后的数学老师,看了看时间,推了推眼镜道趁着现在还有一点时间,大家做一下课本后面的第三题和第五题。
5.上课睡觉,老师走过来敲桌子,然后指指黑板,意思叫上去做题,我都没听我会个毛?往讲台上走,他在看我课本
6.我把考博画的放大的图像放在黑板上,你们可以跟你们课本上的图像比较,你们会发现它们是惊人的准确。
7.教师挂出小黑板,展出部分关键问题,播放录音,学生不看课本,听录音,然后作答。
8.那时候,没有统一的语文课本,每教一篇文章,都是老师写在黑板上,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照抄一遍。
9.最近,教材常常“被黑”,从教材“插播”广告,到课本在年级间“穿越”,都反映了教材出版社和教育部门的失职。
10.当时还处于新旧交接时期,教材形式上还保留着旧的特色,课本自左向右翻阅,采用竖行排版方式,印刷也为繁体字。
课本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