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安史
ān shǐ

【拼音】:ān shǐ

【注音】:ㄢㄕˇ

【结构】:安(上下结构)史(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安史的解释
词语解释
唐安禄山﹑史思明的并称。两人为发动安史之乱的首领。安史[ānshǐ]⒈唐安禄山、史思明的并称。两人为发动安史之乱的首领。
引证解释
⒈唐安禄山、史思明的并称。两人为发动安史之乱的首领。引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宣宗》:“安史作逆以后,河北乱,淄青乱……泽潞乱,而唐终不倾者,东南为之根本也。”
网络解释
安史安史,读音ānshǐ是汉语词汇,出自《读通鉴论·唐宣宗》,解释为唐安禄山、史思明的并称。
综合释义
唐安禄山、史思明的并称。两人为发动安史之乱的首领。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宣宗》:“安史作逆以后,河北乱,淄青乱……泽潞乱,而唐终不倾者,东南为之根本也。”人名代称。语出: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宣宗》:“安史作逆以后,河北乱,淄青乱……泽潞乱,而唐终不倾者,东南为之根本也。”
汉语大词典
唐安禄山、史思明的并称。两人为发动安史之乱的首领。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宣宗》:“安史作逆以后,河北乱,淄青乱……泽潞乱,而唐终不倾者,东南为之根本也。”
其他释义
1.唐安禄山﹑史思明的并称。两人为发动安史之乱的首领。
安史造句
1.此后安史之乱爆发,东都洛阳沦陷,安禄山的军队向长安皇宫步步逼近。
2.而安史乱后的四五年,王维虽尽力逃向空门,但其心灵并未真正逃离煎熬。
3.安史之乱后,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最终使唐朝走向了灭亡。
4.本文认为粟末靺鞨被高句丽打败以后,主体部分降隋进入中原,后随安史乱军南下居于华北地区,多融入汉族之中。
5.再如唐代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受命扼守潼关,针对叛军兵锋甚锐、来势凶猛的实情,持重待机,坚壁不战。
6.安史乱后一甲子,大唐已不是那个万国来朝,四海宾服的大唐。
7.但唐朝真的是很包容,后来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李光弼”。
8.伯颜攻下南宋都城临安,史书称之为“九衢之市肆不移,一代之繁华如故”。
9.学子李正宏穿越重生回到唐朝,成了唐玄宗的太子李瑛,且看深知历史走向的他,如何执掌盛唐这艘艨艟巨舰,平“安史之乱”。
10.安史之乱中,杜甫四处漂泊,穷愁潦倒。
安史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