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绵绸
mián chóu

【拼音】:mián chóu

【注音】:ㄇ一ㄢˊㄔㄡˊ

【结构】:绵(左右结构)绸(左右结构)

【简体】:绵绸

【繁体】:綿綢

字义分解
绵绸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古代指的是由绢纺落绵为原料织成的手感柔软条干均匀、表面有粗节的厚实丝织物。绵绸[miánchóu]⒈见“绵绸”。
引证解释
⒈亦作“绵紬”。用残次茧丝经过加工处理纺成绸丝所织的平纹绸。织物表面不光整,但厚实坚牢。引《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九年》:“周制:‘庶人已上,唯听衣绸、绵绸、丝布、圆綾、纱、绢、綃、葛、布等九种,餘悉禁之。’”胡三省注:“绵绸,纺绵为之。今淮人能织绵紬,紧厚,耐久服。”
网络解释
绵绸绵绸,古代指的是由绢纺落绵为原料织成的手感柔软条干均匀、表面有粗节的厚实丝织物。《资治通鉴》一七三陈太建九年注:“绵绸,纺绵为之,今淮人能织绵紬,紧厚,耐久服。”
综合释义
亦作“绵紬”。用残次茧丝经过加工处理纺成绸丝所织的平纹绸。织物表面不光整,但厚实坚牢。《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九年》:“周制:‘庶人已上,唯听衣绸、绵绸、丝布、圆綾、纱、绢、綃、葛、布等九种,餘悉禁之。’”胡三省注:“绵绸,纺绵为之。今淮人能织绵紬,紧厚,耐久服。”
汉语大词典
亦作“绵紬”。用残次茧丝经过加工处理纺成绸丝所织的平纹绸。织物表面不光整,但厚实坚牢。《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九年》:“周制:‘庶人已上,唯听衣绸、绵绸、丝布、圆绫、纱、绢、绡、葛、布等九种,馀悉禁之。’”胡三省注:“绵绸,纺绵为之。今淮人能织绵紬,紧厚,耐久服。”
国语辞典
用碎丝、废丝等为原料纺成丝后织成的丝织品,表面不平整、不光滑。绵绸[miánchóu]⒈用碎丝、废丝等为原料纺成丝后织成的丝织品,表面不平整、不光滑。英语rough-texturedfabricofwastesilk
其他释义
1.亦作'绵綢'。2.用残次茧丝经过加工处理纺成绸丝所织的平纹绸。织物表面不光整,但厚实坚牢。
绵绸造句
1.形态皈依的山丘耸立于绵绸的白云之间,呼啸的怒风呈号角形的在谷口吹过,忽忽声的响起。
2.另一边则人多势众,足有三十多人,他们一律统一着装,黑色的丝绸外褂,全部没有扣上,露出里面穿着的白色汗衫,他们脚穿绵绸布鞋,手里挥舞着一尺多长的小斧头。
3.这个中年人就穿着一件简简单单的绵绸衣物,脸色也很祥平淡,没有半点架子和官威。
4.在这寂静美妙的深夜里,把一股清风,放飞绵绸一样的心绪;揽一缕清月,洒向那永不凋零的相思树;“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
5.庶人已上,唯听衣绸、绵绸、丝布、圆绫、纱、绢、绡、葛、布等九种,余悉禁之。
6.阿敏立国之时,李??派族弟原昌君李玖,献马百匹、虎豹皮百张、绵绸苎布四百疋、布万有五千赴开城,以示庆贺。
绵绸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