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乡音
xiāng yīn

【拼音】:xiāng yīn

【注音】:ㄒ一ㄤ一ㄣ

【词性】:名词。

【结构】:乡(独体结构)音(上下结构)

【简体】:乡音

【繁体】:鄉音

字义分解
乡音的解释
词语解释
乡音xiāngyīn(1)说话的语调具有家乡特色;家乡的口音英localaccent乡音[xiāngyīn]⒈说话的语调具有家乡特色;家乡的口音。英localaccent;
基础解释
(名)家乡的口音。
引证解释
⒈家乡的口音。引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鬢毛摧。”宋陈与义《点绛唇·紫阳寒食》词:“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冰心《寄小读者》十八:“这串车是专为中国学生预备的,车上没有一个外人,只听得处处乡音。”
网络解释
乡音《乡音》是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剧情片,由胡炳榴执导,张伟欣、刘延主演,于1983年上映。
释义
家乡的口音。
综合释义
家乡的口音。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鬢毛摧。”宋陈与义《点绛唇·紫阳寒食》词:“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冰心《寄小读者》十八:“这串车是专为中国学生预备的,车上没有一个外人,只听得处处乡音。”
汉语大词典
家乡的口音。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摧。”宋陈与义《点绛唇·紫阳寒食》词:“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冰心《寄小读者》十八:“这串车是专为中国学生预备的,车上没有一个外人,只听得处处乡音。”
国语辞典
家乡的土音。乡音[xiāngyīn]⒈家乡的土音。引《北齐书·卷三五·裴让之传》:「杨愔每称叹云:『河东士族,京官不少,唯此家兄弟,全无乡音。』」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二首之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近土话土音土语
辞典修订版
家乡的土音。《北齐书.卷三五.裴让之传》:「杨愔每称叹云:『河东士族,京官不少,唯此家兄弟,全无乡音。』」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二首之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辞典简编版
家乡的语言腔调。 【造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二首之一)
其他释义
中国故事片。珠江电影制片厂1983年摄制。王一民编剧,胡炳榴导演,张伟欣、刘延主演。贤慧的陶春对丈夫木生百依百顺。木生憨厚,热心于公益工作,对妻子疏于体贴。后得知妻子患了肝癌,愧疚万分。为满足妻子的心愿,他用独轮车推着妻子去遥远的寨子看火车。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乡音造句
1.浓郁地道的四川乡音加上跌宕起伏的童话故事,让饱受煎熬的孩子们终于开怀一笑。
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诗人少年时离开家乡,年纪大了才得以重返故里,虽然乡音没有改,可两鬓的头发已经稀疏斑白了。
3.乡愁亦是乡音,有时它被埋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地底,但却不断发酵,于是我们会在说着顺畅的普通话时无意间冒出一句方言,于是我们会对千百种口音中突然响起的熟悉的声音如此敏感,于是我们会很容易就做到在两种不同语言间娴熟地切换。乡音,永远是我们属于哪一方土地的印记。
4.信阳民歌唱腔音乐是产生于江淮之间的信阳的乡音乡情和土腔土调,信阳民歌有独腔韵、对腔韵、帮腔调等丰富多彩的种类。 
5.异地他乡,时时有亲情的包裹;岁月溜走,天天有亲情的浸泡。中秋将到,让一声纯朴的乡音温暖你的心房愿你中秋快乐,万事如意!
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在北京整体规划的大背景下,京西老古城人从祖祖辈辈居住的村子,搬进了新楼房。
7.楚涵阔别家乡七、八年,虽然鬓发未衰,乡音未改,重回故地,却仍是感慨万端。
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9.方言危机“过去是乡音未改鬓毛衰,现在成了鬓毛未衰乡音改”。
1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人生易老,世事沧桑,面对故乡的新貌,母亲眼里流露出一种陌生而又感慨的神情。
乡音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