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商周
shāng zhōu

【拼音】:shāng zhōu

【结构】:商(上下结构)周(半包围结构)

字义分解
商周的解释
词语解释
《左传.桓公十一年》:'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后用'商周'比喻两者难以匹敌。商周[shāngzhōu]⒈《左传·桓公十一年》:“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后用“商周”比喻两者难以匹敌。
引证解释
⒈《左传·桓公十一年》:“师克在和,不在众。引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后用“商周”比喻两者难以匹敌。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下:“惠休淫靡,情过其才,世遂匹之鲍照,恐商周矣!”
网络解释
商周商周时期(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221年)考古通常分为商朝(约公元前1600—约前1046年)、西周(约前1046—前771年)、东周(前770—前221年)三个时期,而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前770—前476年)、战国(前475—前221年)两期。商周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出现了比较完善的文字制度,进入了文明的历史时期。创造了灿烂夺目的青铜文化,并进而完成了由青铜时代向早期铁器时代的转变。这一时期城市兴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掘和研究,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作,商周考古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现在已经有可能建立起商周文化发展的完整序列,大量新的考古资料使文献不足的商周古史得到丰富和充实。但是,也还有不少问题至今未能解决或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仍有待于今后去探索。
网友释义
商周时期(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256年),古通常分为商朝(约公元前1600—约前1046年)、西周(约前1046—前771年)、东周(前770—前256年)三个时期。商周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出现了比较完善的文字制度,进入了文明的历史时期。创造了灿烂夺目的青铜文化,并进而完成了由青铜时代向早期铁器时代的转变。这一时期城市兴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掘和研究,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作,商周考古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现在已经有可能建立起商周文化发展的完整序列,大量新的考古资料使文献不足的商周古史得到丰富和充实。但是,也还有不少问题未能解决或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仍有待于今后去探索。
汉语大词典
《左传·桓公十一年》:“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后用“商周”比喻两者难以匹敌。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下:“惠休淫靡,情过其才,世遂匹之鲍照,恐商周矣!”
其他释义
1.《左传.桓公十一年》:'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后用'商周'比喻两者难以匹敌。
商周造句
1.金银器毫无疑问首先被用做女性妆扮的耳坠、臂钏、发簪等首饰小件,目前在夏商周考古中尚未发现有大件金银器皿。
2.圣旨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布告臣民、委任官吏、册封宗室、表彰功德、告谕外邦的一种专用的文书形式,起源于商周,规制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最后完善于明清。
3.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新王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撒种后人收,无非龙争虎斗。单田芳 
4.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伯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5.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6.博物馆中陈列的几件商周时的青铜制品,都是无价之宝。
7.三代时期至少七人以才力善御和养马服务于商周王室。
8.始于商周、盛于春秋的冶炼业,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中日精月进。
9.他们簇拥在从乡下来的虫商周围,一边掀开汤罐头大小的圆筒的盖子检视每只蟋蟀的腿脚和大颚,一边讨价还价。
10.现在,“夏商周断代工程”已经告一段落,下一步就要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问题。
商周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