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匠籍
jiàng jí

【拼音】:jiàng jí

【注音】:ㄐ一ㄤˋㄐ一ˊ

【结构】:匠(左包围结构)籍(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匠籍的解释
词语解释
匠人的户籍。匠籍[jiàngjí]⒈匠人的户籍。
引证解释
⒈匠人的户籍。参见“匠户”。引明王琼《双溪杂记》:“北征之马聚於马房,营造之兵终归匠籍。”吴晗《先元璋传》第五章二:“在明代户籍中,军籍和民籍、匠籍是主要的户口。”
网络解释
匠籍匠籍是唐、宋、元、明各代政府把为官府制造手工产品或修建工程的工匠人户即匠户编入其中的特种户籍。唐代的“番匠”与宋代的“当行”,均有册籍。蒙古汗国及元代统治者将征服异族和灭宋后所获得的工匠编为匠户,列入匠籍。其中部分归官府、军队,称系官匠户,归官府的又称“官局人匠”,归军队的又称“军匠”。部分赏赐诸王贵戚。列入匠籍的系官匠户,免除官工场作坊制造以外的差科;其匠籍世袭;匠户眷属婚配受官府管制。
综合释义
匠人的户籍。明王琼《双溪杂记》:“北征之马聚於马房,营造之兵终归匠籍。”吴晗《先元璋传》第五章二:“在明代户籍中,军籍和民籍、匠籍是主要的户口。”参见“匠户”。
网友释义
匠籍又称匠户,是起源于元朝的一种户籍制度。明代人王琼:“北征之马聚於马房,营造之兵终归匠籍。”吴晗《先元璋传》第五章二:“在明代户籍中,军籍和民籍、匠籍是主要的户口。”。
其他释义
1.匠人的户籍。
匠籍造句
1.崇佛敬道,岂能妄取钱财!某正因凿塑大佛像而得了善报,蒙天后娘娘大恩,不用子孙世世代代身陷匠籍
匠籍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