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地记
dì jì

【拼音】:dì jì

【注音】:ㄉ一ˋㄐ一ˋ

【结构】:地(左右结构)记(左右结构)

【繁体】:地記

字义分解
地记的解释
词语解释
有关地理的记载。地记[dìjì]⒈有关地理的记载。
引证解释
⒈有关地理的记载。据清何焯《义门读书记》“药”应作“乐”。引《南史·任昉传》:“昉撰杂传二百四十七卷,地记二百五十二卷,文章三百三十卷。”宋曾巩《南轩记》:“下至兵权历法,星官药工,山农野圃,方言地记,佛老所传,吾悉得於此。”
网络解释
地记地记:方志早期编纂形式
综合释义
有关地理的记载。《南史·任昉传》:“昉撰杂传二百四十七卷,地记二百五十二卷,文章三百三十卷。”宋曾巩《南轩记》:“下至兵权历法,星官药工,山农野圃,方言地记,佛老所传,吾悉得於此。”据清何焯《义门读书记》“药”应作“乐”。
汉语大词典
有关地理的记载。《南史·任昉传》:“昉撰杂传二百四十七卷,地记二百五十二卷,文章三百三十卷。”宋曾巩《南轩记》:“下至兵权历法,星官药工,山农野圃,方言地记,佛老所传,吾悉得于此。”据清何焯《义门读书记》“药”应作“乐”。
其他释义
1.有关地理的记载。
地记造句
1.还异常清晰地记得去云峰山野炊的时光,我们一路走一路寻觅春天的足迹。怎么敢忘记广组长带着我的高压锅闯天下,龙厨师炒的那一大桌子菜,那一大锅被我们抢完的没有盐的汤,还有屈屈就要被风吹走的小身板儿。 
2.历经岁月沧桑,斑剥的纪事碑和练武用石锁,仍忠实地记述前人旧事。
3.雷格纳清楚地记得当初就是赛勒诺斯不辞劳苦地整日为他定时包扎换药,如果不是赛勒诺斯,恐怕雷格纳路上就有可能死于伤口感染。
4.徐经纬清楚地记得,当时姑父放了一段《珠帘寨》中的《数太保》。
5.他如饥似渴地记笔记、做剪报,分门别类,然后综合比较,十几年来坚持不辍。
6.妈妈将这个月大大小小的开支认认真真地记在一个小本子上。
7.小记者们在操作室一一了解了雾笛、水密纹、拉杆等设备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有的小记者还在本子上一丝不苟地记录着。
8.笔锋犀利邪恶惧,字里行间传真谛。柔情感人潸然泪,新闻广播天下趣。人人晓得天下事,愚昧不再有天地。记者节日话真情,祝你幸福永有余。
9.尽管他有着难言的隐痛,但他仍秉笔直书,实事求是地记录着史实,终著成不朽名作。
10.小红在上课的时候总是一丝不苟地记笔记。
地记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