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亦作'香秔'。一种有香味的梗米。产江浙一带。
基础解释
亦作/'香秔/',见/'香粳/'。一种有香味的梗米。产江浙一带。
引证解释
⒈亦作“香秔”。一种有香味的梗米。产江浙一带。引《文选·张衡<南都赋>》:“若其厨膳,则有华薌重秬,滍皋香秔。”吕向注:“香秔,稻名。”唐李颀《赠张旭》诗:“荷叶裹江鱼,白甌贮香秔。”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一·粳》:“香粳,长白如玉,可充御贡,皆粳之稍异也。”
网络解释
香粳香粳,是一个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亦作“香秔”。一种有香味的梗米。产江浙一带。《文选·张衡<南都赋>》:“若其厨膳,则有华薌重秬,滍皋香秔。”吕向注:“香秔,稻名。”唐李颀《赠张旭》诗:“荷叶裹江鱼,白甌贮香秔。”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一·粳》:“香粳,长白如玉,可充御贡,皆粳之稍异也。”
网友释义
香粳,拼音是xiāngjīng,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一种有香味的梗米。
汉语大词典
亦作“香粳”。一种有香味的梗米。产江浙一带。《文选·张衡〈南都赋〉》:“若其厨膳,则有华芗重秬,滍皋香粳。”吕向注:“香粳,稻名。”唐李颀《赠张旭》诗:“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一·粳》:“香粳,长白如玉,可充御贡,皆粳之稍异也。”
其他释义
1.亦作'香秔'。2.一种有香味的梗米。产江浙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