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厚诬
hòu wū

【拼音】:hòu wū

【注音】:ㄏㄡˋㄨ

【结构】:厚(半包围结构)诬(左右结构)

【简体】:厚诬

【繁体】:厚誣

字义分解
厚诬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深加欺骗﹑蒙蔽。谓深加诬蔑。厚诬[hòuwū]⒈谓深加欺骗、蒙蔽。⒉谓深加诬蔑。
引证解释
⒈谓深加欺骗、蒙蔽。引《左传·成公三年》:“贾人曰:‘吾无其功,敢有其实乎?吾小人,不可以厚诬君子。’”《明史·高瑶传》:“迨先帝復辟,贪天功者遂加厚诬。”清任安上《与吴拜经书》:“非止翁老人亲笔记载,世且谓河汾贋鼎为商周法物,未免厚诬。”⒉谓深加诬蔑。唐皇甫枚《绿翘》:“鍊师欲求三清长生之道,而未能忘解珮荐枕之欢;反以沉猜厚诬贞正。引翘今必毙于毒手矣!”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余以康先生此说诚得儒教之真,不似前之宗教说厚诬孔子也。”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要说新文艺的形式是舶来品,老百姓根本不懂或者不喜欢,那是有点厚诬老百姓的。”
网络解释
厚诬厚诬是汉语词汇,拼音是hòuwū,意思是深加欺骗。
综合释义
谓深加欺骗、蒙蔽。《左传·成公三年》:“贾人曰:‘吾无其功,敢有其实乎?吾小人,不可以厚诬君子。’”《明史·高瑶传》:“迨先帝復辟,贪天功者遂加厚诬。”清任安上《与吴拜经书》:“非止翁老人亲笔记载,世且谓河汾贋鼎为商周法物,未免厚诬。”谓深加诬蔑。唐皇甫枚《绿翘》:“鍊师欲求三清长生之道,而未能忘解珮荐枕之欢;反以沉猜厚诬贞正。翘今必毙于毒手矣!”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余以康先生此说诚得儒教之真,不似前之宗教说厚诬孔子也。”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要说新文艺的形式是舶来品,老百姓根本不懂或者不喜欢,那是有点厚诬老百姓的。”厚诬[hòuwū]深加毁谤。《左传.成公三年》:「吾小人,不可以厚诬君子。」厚诬[hòuwū]严重的毁谤。【造句】他不承认收受贿款,声称是遭人厚诬。
汉语大词典
(1).谓深加欺骗、蒙蔽。《左传·成公三年》:“贾人曰:‘吾无其功,敢有其实乎?吾小人,不可以厚诬君子。’”《明史·高瑶传》:“迨先帝复辟,贪天功者遂加厚诬。”清任安上《与吴拜经书》:“非止翁老人亲笔记载,世且谓河汾赝鼎为商周法物,未免厚诬。”(2).谓深加诬蔑。唐皇甫枚《绿翘》:“鍊师欲求三清长生之道,而未能忘解佩荐枕之欢;反以沉猜厚诬贞正。翘今必毙于毒手矣!”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余以康先生此说诚得儒教之真,不似前之宗教说厚诬孔子也。”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要说新文艺的形式是舶来品,老百姓根本不懂或者不喜欢,那是有点厚诬老百姓的。”
国语辞典
深加毁谤。厚诬[hòuwū]⒈深加毁谤。引《左传·成公三年》:「吾小人,不可以厚诬君子。」
辞典修订版
深加毁谤。《左传.成公三年》:「吾小人,不可以厚诬君子。」
辞典简编版
严重的毁谤。 【造句】他不承认收受贿款,声称是遭人厚诬。
其他释义
1.谓深加欺骗﹑蒙蔽。2.谓深加诬蔑。
厚诬造句
1.而彼贼徒为一人之富贵利禄起见,遂不惜厚诬君父,以致德宗皇帝郁郁引歉,赍志以殁。
厚诬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