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复归
fù guī

【拼音】:fù guī

【注音】:ㄈㄨˋㄍㄨㄟ

【词性】:动词。

【结构】:复(上中下结构)归(左右结构)

【繁体】:復歸

字义分解
复归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去国者归国复位。回复;返回。复归[fùguī]⒈谓去国者归国复位。回复;返回。
基础解释
1.谓去国者归国复位。2.回复;返回。
引证解释
⒈谓去国者归国复位。引《左传·成公十八年》:“凡去其国,国逆而立之曰入,復其位曰復归。”孔颖达疏:“本无位曰入,本有位曰復归。”《书·太甲序》:“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復归于亳。”⒉回复;返回。引《老子》:“绳绳不可名,復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是都介涅夫给创立出来的名目,指不信神,不信宗教,否定一切传统和权威,要复归那出于自由意志的生活的人物而言。”
网络解释
复归对保护动作所产生的报警信号的确认。
综合释义
谓去国者归国复位。《左传·成公十八年》:“凡去其国,国逆而立之曰入,復其位曰復归。”孔颖达疏:“本无位曰入,本有位曰復归。”《书·太甲序》:“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復归于亳。”回复;返回。《老子》:“绳绳不可名,復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是都介涅夫给创立出来的名目,指不信神,不信宗教,否定一切传统和权威,要复归那出于自由意志的生活的人物而言。”
汉语大词典
(1).谓去国者归国复位。《左传·成公十八年》:“凡去其国,国逆而立之曰入,复其位曰复归。”孔颖达疏:“本无位曰入,本有位曰复归。”《书·太甲序》:“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2).回复;返回。《老子》:“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是都介涅夫给创立出来的名目,指不信神,不信宗教,否定一切传统和权威,要复归那出于自由意志的生活的人物而言。”
其他释义
回复到(某种状态):暴风雨过后,湖面~平静。
复归造句
1.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归”的黄河九曲;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我爱那“日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
2.它贯穿生命的整幅长卷,是它将庄严和壮美复归于那个生命。
3.关于复归何处的问题,历来是见仁见智,不一而足。
4.诸葛亮次孙诸葛京次子冲携眷复归故里,又还琅琊。
5.乌托邦式的审美理想决定了京派作家的文化价值立场,从反现代文明和反现代文化的角度出发,最终又部分复归于现代文化批判的视角。
6.尽管业界对手机或褒或贬,众论不一,但谈及那个“神秘的复归骑士”,绝大多数眼睛还是投向了。
7.快马加鞭跑得快,不觉蛇舞马复归。骏马奔腾祖国欢,长城内外马蹄响。祝你马年吉星照,子孙满堂幸福跳!愿你更上一层楼,事业兴旺美满笑!芝麻开花节节高,时代腾飞高远眺。
8.为天下谷,常得乃足复归于朴,朴散为器,圣人用,为官长。
9.唐朝的《吴地记》转引东汉《越绝书》这样记载“吴之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10.太阴自知已无力回天,于是鼓一丝游气复归人形于庙前,旦求与先皇氏再续前缘。
复归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