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桃叶渡
táo yè dù

【拼音】:táo yè dù

【注音】:ㄊㄠˊ一ㄝˋㄉㄨˋ

【结构】:桃(左右结构)叶(左右结构)渡(左右结构)

【简体】:桃叶渡

【繁体】:桃葉渡

字义分解
桃叶渡的解释
词语解释
渡口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相传因晋王献之在此送其爱妾桃叶而得名。桃叶渡[táoyèdù]⒈渡口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相传因晋王献之在此送其爱妾桃叶而得名。
引证解释
⒈渡口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相传因晋王献之在此送其爱妾桃叶而得名。引宋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词:“寳釵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元周德清《红绣鞋·郊行》曲:“题诗桃叶渡,问酒杏花村,醉归来驴背稳。”清魏源《秦淮镫船引》:“二百餘年桃叶渡,七万里外红毛刀。”
网络解释
桃叶渡(南京古名胜之一)桃叶渡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秦淮河上的―个古渡,位于秦淮河与古青溪水道合流处附近,南起贡院街东,北至建康路淮清桥西,又名南浦渡。
综合释义
渡口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相传因晋王献之在此送其爱妾桃叶而得名。宋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词:“寳釵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元周德清《红绣鞋·郊行》曲:“题诗桃叶渡,问酒杏花村,醉归来驴背稳。”清魏源《秦淮镫船引》:“二百餘年桃叶渡,七万里外红毛刀。”桃叶渡[táoyèdù]地名。在南京秦淮、青溪两水合流处,因晋朝王献之送其爱妾桃叶于此,作〈桃叶歌〉三首,因而得名。
汉语大词典
渡口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相传因晋王献之在此送其爱妾桃叶而得名。宋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词:“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元周德清《红绣鞋·郊行》曲:“题诗桃叶渡,问酒杏花村,醉归来驴背稳。”清魏源《秦淮镫船引》:“二百馀年桃叶渡,七万里外红毛刀。”
国语辞典
地名。在南京秦淮、青溪两水合流处,因晋朝王献之送其爱妾桃叶于此,作〈桃叶歌〉三首,因而得名。桃叶渡[táoyèdù]⒈地名。在南京秦淮、青溪两水合流处,因晋朝王献之送其爱妾桃叶于此,作〈桃叶歌〉三首,因而得名。
其他释义
1.渡口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相传因晋王献之在此送其爱妾桃叶而得名。
桃叶渡造句
1.扬州二十四桥几度繁华而又几多离愁别恨,苏州宝带桥屡经兴废而不倒,南京桃叶渡、镇江西津渡等也都是闻名遐迩。
2.六朝时,秦淮河及夫子庙一带更成为文人墨客聚会的胜地,两岸的乌衣巷、朱雀桥、桃叶渡纷纷化作诗酒风流,千百年来传于后世。
3.到了明月中期以后,秦淮河一带更成为文人墨客聚会的胜地,两岸的乌衣巷、朱雀桥、桃叶渡纷纷化作诗酒风流,千百年来传于后世。
4.鼓子花开春烂漫,荒园无限思量。今朝拄杖过西乡。急呼桃叶渡,为看牡丹忙。不管昨宵风雨横,依然红紫成行。白头陪奉少年场。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长。辛弃疾 
5.到了明月中期以后,秦淮河一带更成为文人墨客聚会的胜地,两岸的乌衣巷、朱雀桥、桃叶渡纷纷化作诗酒风流,千百年来传于后世。(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30918/造句网)
6.扬州二十四桥几度繁华而又几多离愁别恨,苏州宝带桥屡经兴废而不倒,南京桃叶渡、镇江西津渡等也都是闻名遐迩。(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30918/造句)
桃叶渡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