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冰川
bīng chuān

【拼音】:bīng chuān

【注音】:ㄅ一ㄥㄔㄨㄢ

【词性】:名词。

【结构】:冰(左右结构)川(独体结构)

【简体】:冰川

【繁体】:冰川

字义分解
冰川的解释
词语解释
冰川bīngchuān。(1)在高山和两极地区,沿斜坡滑移的大冰块称为冰川。冰川[bīngchuān]⒈在高山和两极地区,沿斜坡滑移的大冰块称为冰川。英glacier;
基础解释
(名)在高山或两极地区沿地面倾斜方向移动的大冰块。也叫冰河。
引证解释
⒈在高山或两极地区沿地面倾斜方向移动的巨大冰块,叫做冰川,亦称“冰河”。引华山《山中海路》:“他们站在悬崖边上,看雪水在冰川的舌头底下奔流着,向挂着冰溜的巨岩石壁涧冲去,倾泻到深谷底下的河里。可以看得出冰川在脚边慢慢移动。”郭小川《大风雪歌》:“寒流呀,象冲破了闸;冰川呀,象炸开了花;空气哟,冷得发辣。”
网络解释
冰川(自然地理)极地或高山地区地表上多年存在并具有沿地面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冰川多年积雪,经过压实、重新结晶、再冻结等成冰作用而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层次,并有可塑性,在重力和压力下,产生塑性流动和块状滑动,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国际冰川编目规定:凡是面积超过0.1平方千米的多年性雪堆和冰体都应编入冰川目录
汉语大词典
在高山或两极地区沿地面倾斜方向移动的巨大冰块,叫做冰川,亦称“冰河”。华山《山中海路》:“他们站在悬崖边上,看雪水在冰川的舌头底下奔流着,向挂着冰溜的巨岩石壁涧冲去,倾泻到深谷底下的河里。可以看得出冰川在脚边慢慢移动。”郭小川《大风雪歌》:“寒流呀,象冲破了闸;冰川呀,象炸开了花;空气哟,冷得发辣。”
国语辞典
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本身的压力而变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便形成冰川。冰川[bīngchuān]⒈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本身的压力而变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便形成冰川。英语glacier德语Gletscher(S,Geol)​法语glacier
辞典修订版
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本身的压力而变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便形成冰川。也称为「冰河」。
其他释义
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现代冰川覆盖的总面积约163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可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冰川造句
1.伊犁鼠兔酷爱寒冷的生活环境,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新疆天山山区的冰川退缩加速,雪线明显上升,第四纪冰期后,伊犁鼠兔逐渐退缩到天山高海拔的裸岩山峰上。
2.山顶白雪皑皑,冰川纵横,即使在盛夏也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造就了闻名遐尔的奇特景观——昆仑六月雪。
3.然而,为了解决问题,更新世的研究者们想出了五花八门、多少有点匪夷所思的模型框架来安排冰川期。
4.黄龙沟是一条由南向北,逐渐隆起的钙华体山脊,地势极像一条昂首腾跃的巨龙,歇息在雪峰冰川晶莹的怀抱中。
5.三九寒暑,风霜雪礼,红梅绽放,不断傲视千里雪域高原,怒看万丈天山之巅,鄙视无尽冰川红岩,红梅花盛开,用鲜红花瓣笑弄迎春的到来。
6.本短信吸千年寒冰之灵气,携万古冰川之气势,冷俊孤傲之寒潮,正以迅雷不击掩耳之势,借大寒节气,向你袭来,请调整心态,做好防寒准备!
7.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终结者,吸千年寒冰之灵气,携万古冰川之气势,冷俊孤傲之寒潮,正以迅雷不击掩耳之势,向你袭来,请调整心态,做好防寒准备!
8.看那连绵的高山,串珠式的平坝,深切的峡谷,高海拔的冰川,每一样都能满足我们对旅行生活的想象。
9.全球所有冰川的形成均与高纬度和高海拔密切相关。
10.二三十人从连队驻地徒步或以毛驴代步行三五十里,来到冰川雪水冲击的戈壁河滩上,用铁锹、坎土曼筑坝拦水,职工各自带上两三个自家烤制的馕,权当午餐。
冰川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