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必不得已
bì bù dé yǐ

【拼音】:bì bù dé yǐ

【繁体】:必不得已

【拼音】:bì bù dé yǐ

字义分解
必不得已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实在不得不如此。不得已:无可奈何。例: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论语·颜渊》英:ifhaveto;必不得已[bìbudéyǐ]⒈实在不得不如此。不得已:无可奈何。例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论语·颜渊》英ifhaveto;
基础解释
已:停止。指迫于形势,非这样做不可。
综合释义
必然不能得止。指形势使得非如此不可。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布之威怀,革其非心,~,则仗大顺以讨之,出师以征之。◎唐·权德舆《世祖封不义侯议》
网友释义
必不得已是成语,拼音是bìbùdéyǐ,释义为必然不能得止。指形势使得非如此不可。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
汉语大词典
实在不得不如此。不得已:无可奈何。例如: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论语·颜渊》
国语辞典
⒈ 万不得已。引:《论语·颜渊》:「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唐·权德舆〈世祖封不义侯议〉:「布之威怀,革其非心,必不得已,则仗大顺以讨之,出师以征之。」必不得已[bìbùdéyǐ]⒈万不得已。引《论语·颜渊》:「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唐·权德舆〈世祖封不义侯议〉:「布之威怀,革其非心,必不得已,则仗大顺以讨之,出师以征之。」成语解释必不得已
辞典修订版
万不得已。《论语.颜渊》:「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唐.权德舆〈世祖封不义侯议〉:「布之威怀,革其非心,必不得已,则仗大顺以讨之,出师以征之。」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万不得已。论语˙颜渊: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唐˙权德舆˙世祖封不义侯议:布之威怀,革其非心,必不得已,则仗大顺以讨之,出师以征之。
其他释义
必然不能得止。指形势使得非如此不可。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
出处
《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近反义词
必不得已造句
1.人若死后,灵魂逸出肉体便要寻求新的所寓形体,如果必不得已,它会寄寓于某个动物或者较低的生命形态。 
2.必不得已的时候要用上这些技巧,但是不要把对孩子说谎变成一种习惯。
3.必不得已,使用字母词应当谨慎,既要考虑读者的层次和水平,又要区分不同的交际环境。
4.收能量不容易,很多人除非必不得已根本就是把能量全身内敛从不外漏使用,这次感到这人丝毫不在乎自己的真元,让。
5.衰弊穷极,必不得已,然后乃可权而行之耳。
6.在冬天的朝晨,离开我温暖的被窝,是一件很痛楚很必不得已的事变。
7.父母硬要她嫁给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必不得已,她离家出走了。
8.陛下,山东百二山河,决不可弃,必不得已时,也只能当边界。
9.嗯,云恒大哥,小弟知道了,除了必不得已,小弟会尽力避开他的。
10.司必不得已,不若取诸富民之有良田得谷多而售数倍之者。
必不得已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