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是非之心
shì fēi zhī xīn

【拼音】:shì fēi zhī xīn

【注音】:ㄕˋㄈㄟㄓㄒ一ㄣ

【词性】:成语。

【简体】:是非之心

【繁体】:是非之心

字义分解
是非之心的解释
词语解释
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⒈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
综合释义
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是非之心[shìfēizhīxīn]修订本参考资料:明辨对错曲直的思想、意念。孟子˙告子上: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shìfēizhīxīn]明辨对错曲直的思想、意念。《孟子.告子上》:「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网友释义
是非之心,读音shìfēizhīxīn,成语,指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
国语辞典
明辨对错曲直的思想、意念。是非之心[shìfēizhīxīn]⒈明辨对错曲直的思想、意念。引《孟子·告子上》:「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成语解释是非之心
辞典修订版
明辨对错曲直的思想、意念。《孟子.告子上》:「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明辨对错曲直的思想、意念。孟子˙告子上: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造句
1.所谓慈不掌兵,义不理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既然想做一个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的人,就不要接触这些不慈、不义、不善、无情之事。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3.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4.儒家说了,恻隐之心为仁,羞恶之心为义,辞让之心为礼,是非之心为智,不疑之心为信。
5.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6.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7.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
8.至论仁、义、礼、智,则以恻隐、善恶、辞让、是非之心为之端。
9.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10.儒家孟子认为人天生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所以人性本善。
是非之心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