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国势
guó shì

【拼音】:guó shì

【注音】:ㄍㄨㄛˊㄕˋ

【结构】:国(全包围结构)势(上下结构)

【简体】:国势

【繁体】:國勢

字义分解
国势的解释
词语解释
国势guóshì。(1)一个国家发展的总态势;国力。国势[guóshì]⒈一个国家发展的总态势;国力。例国势衰微。英nationalpower;nationalsituationatagivenmoment;
基础解释
一个国家发展的总态势;国力国势衰微
引证解释
⒈国家的自然地理形势。引《管子·山至数》:“桓公问管子曰:‘请问国势。’管子对曰:‘有山处之国,有汜下多水之国,有山地分之国,有水泆之国,有漏壤之国。此国之五势,人君之所忧也。’”⒉国家的权力或政治形势。引《后汉书·天文志中》:“是时,安帝未临朝,邓太后摄政,邓騭为车骑将军,弟弘、悝、閶皆以校尉封侯,秉国势。”宋黄庭坚《次韵子由绩溪病起被召寄王定国》:“天聪四门闢,国势九鼎定。”
网络解释
国势(小说)《国势》是一部连载中的清史民国穿越小说,讲述了一个穿越者挽救旧中国的故事。题材新颖,激发出隐藏在读者内心深处的民族感情,让人看了心血澎湃。
释义
1、国家的自然地理形势。2、国家的实力或形势。
综合释义
国家的自然地理形势。《管子·山至数》:“桓公问管子曰:‘请问国势。’管子对曰:‘有山处之国,有汜下多水之国,有山地分之国,有水泆之国,有漏壤之国。此国之五势,人君之所忧也。’”国家的权力或政治形势。《后汉书·天文志中》:“是时,安帝未临朝,邓太后摄政,邓騭为车骑将军,弟弘、悝、閶皆以校尉封侯,秉国势。”宋黄庭坚《次韵子由绩溪病起被召寄王定国》:“天聪四门闢,国势九鼎定。”国势[guóshì]国家的实力或形势。宋.胡铨〈上高宗封事〉:「国势陵夷,不可复振。」国势[guóshì]国家的实力或政治形势。【造句】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该国国势日渐强盛。
汉语大词典
(1).国家的自然地理形势。《管子·山至数》:“桓公问管子曰:‘请问国势。’管子对曰:‘有山处之国,有汜下多水之国,有山地分之国,有水泆之国,有漏壤之国。此国之五势,人君之所忧也。’”(2).国家的权力或政治形势。《后汉书·天文志中》:“是时,安帝未临朝,邓太后摄政,邓骘为车骑将军,弟弘、悝、阊皆以校尉封侯,秉国势。”宋黄庭坚《次韵子由绩溪病起被召寄王定国》:“天聪四门辟,国势九鼎定。”
国语辞典
国家的实力或形势。国势[guóshì]⒈国家的实力或形势。引宋·胡铨〈上高宗封事〉:「国势陵夷,不可复振。」
辞典修订版
国家的实力或形势。宋.胡铨〈上高宗封事〉:「国势陵夷,不可复振。」
辞典简编版
国家的实力或政治形势。 【造句】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该国国势日渐强盛。
其他释义
①国力:~强大丨~蒸蒸日上。②国家的形势:~危殆。
近反义词
国势造句
1.他小心翼翼,如履春冰,用心修补因内乱外患而造成的衰微国势;他信奉黄老的哲学,爱惜民力,无为而治,努力使江南重现草长莺飞的蓬蓬生机。
2.三国干涉还辽之后,朝鲜王室闵妃引入俄国势力,使得日俄两国各据朝鲜一方,形成权力均势,皇室尚能苟安一时。
3.传至桓公,虽称霸中原,国势鼎盛,然败乱之象业已昭然可见。
4.但其后继者奉此为基本国策,遵从不变,则又导致了冗兵坐食,战力积弱,国势日衰,致使两末百万兵将,在与辽、西夏、金的抗衡中屡遭失败,最终为起于漠北的元朝所灭。
5.而金国自采石矶一战后,从此一蹶不振,陷入严重的内争中,国内各皇族争权夺位,割据不止,国势也随之凋敝,终为元人所灭。
6.白家跟叶家,都是华夏国四大家族之一,也是这个国家的顶梁柱,要是这两个家族真正的大动干戈,那么,整个华夏国,势必要卷起一场前古未有的大风暴。
7.人才缺乏,要建国图强,亦徒成虚愿。反之,资源匮乏的国家,若人才鼎盛,善于开源节流,则自可克服各种困难,而使国势蒸蒸日上。从历史上看,资源贫乏之国不一定衰弱,可为明证。
8.其实,明代自英宗正统朝以来,国势渐弱,如果正德能够兢兢业业,尽心尽力,是完全有可能做一代明君而成为中兴之主,功垂史册,但他恣意妄为的行径却为后人所訾议。
9.有不少观察家认为,最近四分之一世纪以来,中国兵连祸结、国势日衰,全要归咎于蒋介石的独断专行。
10.在历经康熙、雍正的苦心经营后,乾隆时期的大清朝,国势强盛,国运昌隆,让这位皇帝有了搞文艺的本钱。
国势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