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乐府诗
yuè fǔ shī

【拼音】:yuè fǔ shī

【注音】:ㄩㄝˋㄈㄨˇㄕ

【结构】:乐(独体结构)府(半包围结构)诗(左右结构)

【简体】:乐府诗

【繁体】:樂府詩

字义分解
乐府诗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古诗的一种体裁。可入乐歌唱。乐府诗[yuèfǔshī]⒈古诗的一种体裁。可入乐歌唱。
基础解释
民间歌谣或可配乐歌唱的诗。
引证解释
⒈古诗的一种体裁。可入乐歌唱。参见“乐府”。引姚华《论文后编》:“於是郊祀、鐃歌、鼓吹、琴曲、杂诗之属,先后并起。其隶於乐官者,皆有声可歌,谓之乐府诗,略曰乐府。”
网络解释
乐府诗秦有乐府,为少府属官。汉初设乐府令,掌宗庙祭祀之乐。汉武帝立乐府,制作雅乐,采集民歌。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十二类中的七类里,雅乐在《郊庙歌辞》类,《铙歌》十八曲在《鼓吹曲辞》类,民歌主要在《相和歌辞》、《舞曲歌辞》和《杂曲歌辞》类。汉乐府民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艺术上刚健清新,其五言、七言和杂言的诗歌形式,是文人五七言诗歌的先声,是中国诗歌史上宝贵的财富。
综合释义
古诗的一种体裁。可入乐歌唱。姚华《论文后编》:“於是郊祀、鐃歌、鼓吹、琴曲、杂诗之属,先后并起。其隶於乐官者,皆有声可歌,谓之乐府诗,略曰乐府。”参见“乐府”。
汉语大词典
古诗的一种体裁。可入乐歌唱。姚华《论文后编》:“于是郊祀、铙歌、鼓吹、琴曲、杂诗之属,先后并起。其隶于乐官者,皆有声可歌,谓之乐府诗,略曰乐府。”参见“乐府”。
国语辞典
民间歌谣或可配乐歌唱的诗。参见「乐府」条。乐府诗[yuèfǔshī]⒈民间歌谣或可配乐歌唱的诗。参见「乐府」条。
其他释义
1.古诗的一种体裁。可入乐歌唱。
乐府诗造句
1.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与《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2.这类艳情乐府诗题材艳冶,词句雕琢,其形成既受民间文化吴声西曲的影响,又与他的仕宦生涯有密切关系。
3.鲍照具有强烈的功名进取之心,而一介文学侍从的特殊身份又使其艳情乐府诗歌蕴含了异常复杂的文化心态。
4.在群星荟萃的中唐诗坛,张籍无疑是有重要影响的一位诗人,在乐府诗与近体诗创作上都有较高成就。
5.文化视野为本文提供了更开阔的研究视角,而我们则需要不断开拓视野,从多方面对鲍照乐府诗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6.汉魏六朝时代是我国乐府诗由稳定发展到大转折时期,其诗作辉煌灿烂,下启隋唐。
7.本文即尝试从乐府诗传统及乐府文化的角度入手,去探究鲍照乐府雅俗兼具风格的的产生渊源,深刻内涵及深远影响。
8.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边塞诗,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对唐边塞诗都有直接的巨大的影响。
9.具体而论,其乐府诗颇存汉魏余风,其余诗作则继承了永明“清新”一派。
10.汉乐府诗云‘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便是说每逢春去秋来,花草树木便会凋蔽衰落,可此处仍是生趣盎然,不受时令约束,那不是奇特之极么。
乐府诗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