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识断
shí duàn

【拼音】:shí duàn

【注音】:ㄕˊㄉㄨㄢˋ

【结构】:识(左右结构)断(左右结构)

【繁体】:識斷

字义分解
识断的解释
词语解释
见地和决断。识断[shíduàn]⒈见地和决断。
引证解释
⒈见地和决断。引《三国志·吴志·孙登传》:“张休、顾谭、谢景皆通敏有识断。”《宋史·张咏传》:“止讹之术,在乎识断,不在乎厌胜也。”清戴震《与是仲明论学书》:“僕闻事於经学,盖有三难:淹博难,识断难,精审难。”
网络解释
识断识断是汉语词汇,拼音是shíduàn,解释为见地和决断。
综合释义
见地和决断。《三国志·吴志·孙登传》:“张休、顾谭、谢景皆通敏有识断。”《宋史·张咏传》:“止讹之术,在乎识断,不在乎厌胜也。”清戴震《与是仲明论学书》:“僕闻事於经学,盖有三难:淹博难,识断难,精审难。”见地和决断。《三国志·吴志·孙登传》:张休、顾谭、谢景皆通敏有识断。
汉语大词典
见地和决断。《三国志·吴志·孙登传》:“张休、顾谭、谢景皆通敏有识断。”《宋史·张咏传》:“止讹之术,在乎识断,不在乎厌胜也。”清戴震《与是仲明论学书》:“仆闻事于经学,盖有三难:淹博难,识断难,精审难。”
其他释义
1.见地和决断。
识断造句
1.各位学者的识断高下一言难尽,但毫无疑问,从学术流变的内部规律来剖析考据学的成因是颇有创意也颇具魅力的。
2.灭六识,断七觉,无声无色无味无形……大势至无上寂灭指的最高境界,大涅盘。[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识断造句]
3.灭六识,断七觉,无声无色无味无形……大势至无上寂灭指的最高境界,大涅盘。(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识断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