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鼎足而三
dǐng zú ér sān

【拼音】:dǐng zú ér sān

【注音】:ㄉ一ㄥˇㄗㄨˊㄦˊㄙㄢ

【词性】:成语。

字义分解
鼎足而三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像鼎足一样,三方面并立。鼎足而三[dǐngzúérsān]⒈谓像鼎足一样,三方面并立。
引证解释
⒈谓像鼎足一样,三方面并立。引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内则一妻一女一子,鼎足而三焉。”朱德《祝高树勋将军起义一周年》:“我相信高树勋运动今后必然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必然会与解放区军民的抵抗,蒋管区人民的民主运动鼎足而三。”郭沫若《十批判书·庄子的批判》:“他虽然是道家的中心人物,而且是使道家真正成为了一个家派与儒、墨鼎足而三的一个人,他的师承渊源却不甚明白。”⒈谓像鼎足一样,三方面并立。引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内则一妻一女一子,鼎足而三焉。”朱德《祝高树勋将军起义一周年》:“我相信高树勋运动今后必然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必然会与解放区军民的抵抗,蒋管区人民的民主运动鼎足而三。”郭沫若《十批判书·庄子的批判》:“他虽然是道家的中心人物,而且是使道家真正成为了一个家派与儒、墨鼎足而三的一个人,他的师承渊源却不甚明白。”成语解释鼎足而三
综合释义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老头儿在席上,看着安老夫妻的这个佳儿,这双佳妇,~,未免因羡生感,因感生叹。◎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
汉语大词典
谓像鼎足一样,三方面并立。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内则一妻一女一子,鼎足而三焉。”朱德《祝高树勋将军起义一周年》:“我相信高树勋运动今后必然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必然会与解放区军民的抵抗,蒋管区人民的民主运动鼎足而三。”郭沫若《十批判书·庄子的批判》:“他虽然是道家的中心人物,而且是使道家真正成为了一个家派与儒、墨鼎足而三的一个人,他的师承渊源却不甚明白。”
其他释义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近反义词
鼎足而三造句
1.薛宝钗是与贾宝玉、林黛玉鼎足而三的重要人物,也是红学研究中争议最多的复杂人物。
2.唐门数百年积蓄的底蕴多么的深厚哦,加之唐光年确也是个人才,二十年间唐门声威大振,在蜀中与峨嵋,青城成鼎足而三之势。
3.因此,临摹教学与实物写生、画史画论研读鼎足而三,是传统中国画教学的津梁。
4.唐代律学,除了独占优势的南山宗外,还有相州日光寺法砺的相部宗和西太原寺怀素的东塔宗,一时鼎足而三
5.游仙诗,早在六朝就已成为堪与山水诗、田园诗鼎足而三的一个诗歌品种。
6.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
7.你想合并五岳剑派,要与少林、武当鼎足而三,才高志大,也算了不起。
8.而这种境界,才是真正的古龙,才是古龙别于金梁,鼎足而三的真正原因!三、梦幻型。
9.计算已经和实验与理论鼎足而三,成为一种基本的研究模式。
10.三宗之一,和茅山、龙虎宗鼎足而三了。
鼎足而三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