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曲裾
qǔ jū

【拼音】:qǔ jū

【注音】:ㄑㄨˇㄐㄨ

【结构】:曲(独体结构)裾(左右结构)

【简体】:曲裾

【繁体】:曲裾

字义分解
曲裾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古代深衣之裳计有十二幅,皆宽头在下,狭头在上,通称为衽,接续其衽而钩其旁边者为“曲裾”。见《礼记•深衣》“续衽钩边”唐·孔颖达疏。曲裾[qǔjū]⒈古代深衣之裳计有十二幅,皆宽头在下,狭头在上,通称为衽,接续其衽而钩其旁边者为“曲裾”。见《礼记·深衣》“续衽钩边”唐·孔颖达疏。
引证解释
⒈古代深衣之裳计有十二幅,皆宽头在下,狭头在上,通称为衽,接续其衽而钩其旁边者为“曲裾”。见《礼记·深衣》“续衽钩边”唐孔颖达疏。引《汉书·江充传》:“充衣纱縠襌衣,曲裾后垂交输,冠襌纚步摇冠,飞翮之缨。”
网络解释
曲裾曲裾是汉服的一种款式。按照《礼记》记载,深衣一大特点是“续衽钩边”,也就是说“这种服式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一幅向后交掩的曲裾。”(孙机)。
汉语大词典
古代深衣之裳计有十二幅,皆宽头在下,狭头在上,通称为衽,接续其衽而钩其旁边者为“曲裾”。见《礼记·深衣》“续衽钩边”唐孔颖达疏。《汉书·江充传》:“充衣纱縠襌衣,曲裾后垂交输,冠襌纚步摇冠,飞翮之缨。”
国语辞典
古时将上衣下裳连成一体,合成一件衣服,称为「深衣」。由深衣的前襟接出一段,穿时绕至背后的部分,即称为「曲裾」。曲裾[qūjū]⒈古时将上衣下裳连成一体,合成一件衣服,称为「深衣」。由深衣的前襟接出一段,穿时绕至背后的部分,即称为「曲裾」。
其他释义
1.古代深衣之裳计有十二幅,皆宽头在下,狭头在上,通称为衽,接续其衽而钩其旁边者为'曲裾'。见《礼记.深衣》'续衽钩边'唐孔颖达疏。
曲裾造句
1.摄影师们立刻眼睛铮亮,纷纷望向李大根身后,果然看到了陈思琪,而且还是穿着曲裾长裙的陈思琪,举手抬足间流露出异样风情,众人萎靡旋即一扫而空。
2.这时出现了曲裾深衣,与其他服装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
3.我给司马迁缝的衣服名叫“襜褕”(chan1yu2),这是不用绕襟的直裾深衣,特征是下摆和襟缘的饰边很宽阔,这是蝙蝠;上朝见皇帝则要穿曲裾深衣。西西
4.记者被展厅中央一件“曲裾衣陶舞俑”所吸引,徐州博物馆李银德馆长介绍说:“这是徐州驮篮山楚王墓出土的,‘舞俑’眉目清秀,身姿娇柔。
5.四川新闻网记者看到,在笄礼过程中,三位女生共穿了四套衣服,分别为采衣、襦裙、曲裾深衣和大袖深衣礼服,象征从女童成为成年女性的过程。
6.摄影师们立刻眼睛铮亮,纷纷望向李大根身后,果然看到了陈思琪,而且还是穿着曲裾长裙的陈思琪,举手抬足间流露出异样风情,众人萎靡旋即一扫而空。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60745/
7.这时出现了曲裾深衣,与其他服装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8.四川新闻网记者看到,在笄礼过程中,三位女生共穿了四套衣服,分别为采衣、襦裙、曲裾深衣和大袖深衣礼服,象征从女童成为成年女性的过程。(https://www.chazidian.com/zj-260745/造句网)
曲裾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