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九方堙
jiǔ fāng yīn

【拼音】:jiǔ fāng yīn

【注音】:ㄐ一ㄡˇㄈㄤ一ㄣ

【结构】:九(独体结构)方(独体结构)堙(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九方堙的解释
词语解释
即九方皋。《吕氏春秋.观表》﹑《淮南子.道应训》均作九方堙。堙,亦作歅,见《庄子.徐无鬼》。九方堙[jiǔfāngyīn]⒈即九方皋。《吕氏春秋·观表》、《淮南子·道应训》均作九方堙。堙,亦作歅,见《庄子·徐无鬼》。
基础解释
即九方皋。
引证解释
⒈即九方皋。《吕氏春秋·观表》、《淮南子·道应训》均作九方堙。堙,亦作歅,见《庄子·徐无鬼》。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譬之九方堙之识骏足,而不知毛色牝牡也。”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支遁》:“此乃九方歅之相马也,略其玄黄而取其骏逸。”清冯应榴《哭陆朗夫中丞前辈八十韵》:“固知千里足,必遇九方歅。”
网络解释
九方堙九方堙(jiǔfāngyīn)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的是九方皋出自,《吕氏春秋.观表》。
综合释义
即九方皋。《吕氏春秋·观表》、《淮南子·道应训》均作九方堙。堙,亦作歅,见《庄子·徐无鬼》。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譬之九方堙之识骏足,而不知毛色牝牡也。”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支遁》:“此乃九方歅之相马也,略其玄黄而取其骏逸。”清冯应榴《哭陆朗夫中丞前辈八十韵》:“固知千里足,必遇九方歅。”九方堙[jiǔfāngyīn]即九方皋。《吕氏春秋.观表》﹑《淮南子.道应训》均作九方堙。堙,亦作歱,见《庄子.徐无鬼》。
其他释义
1.即九方皋。《吕氏春秋.观表》﹑《淮南子.道应训》均作九方堙。堙,亦作歅,见《庄子.徐无鬼》。
九方堙造句
1.才华出众的第一流的大手笔,却多数疏于书信,好比相马能手九方堙能识别千里马而忽略了马的毛色和雌雄这类小事一样。
九方堙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