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非徒
fēi tú

【拼音】:fēi tú

【结构】:非(独体结构)徒(左右结构)

【简体】:非徒

【繁体】:非徒

【拼音】:fēi tú

字义分解
非徒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不但;不仅。非徒[fēitú]⒈不但;不仅。
引证解释
⒈不但;不仅。引《孟子·公孙丑上》:“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南朝宋谢灵运《郡东山望溟海》诗:“非徒不弭望,览物情弥遒。”明李东阳《永嘉县学奎光阁记》:“积书数千卷,庋置其中,以资讲诵,博见闻,非徒为登临眺望之具也。”
网络解释
非徒非徒,指不但。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网友释义
非徒,汉语词语,读音为fēitú,指不但、不仅。。
汉语大词典
不但;不仅。《孟子·公孙丑上》:“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南朝宋谢灵运《郡东山望溟海》诗:“非徒不弭望,览物情弥遒。”明李东阳《永嘉县学奎光阁记》:“积书数千卷,庋置其中,以资讲诵,博见闻,非徒为登临眺望之具也。”
国语辞典
不仅。非徒[fēitú]⒈不仅。引《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若此之事,皆上天威明、神稷神武,非徒人力所能立也。」唐·陈鸿《长恨传》:「非徒殊艳尤态致是,盖才智明慧,善巧便佞,先意希旨,有不可形容者。」
辞典修订版
不仅。《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若此之事,皆上天威明、神稷神武,非徒人力所能立也。」唐.陈鸿《长恨传》:「非徒殊艳尤态致是,盖才智明慧,善巧便佞,先意希旨,有不可形容者。」
其他释义
不仅(常跟‘而且’呼应):溺爱子女,~无益,而且有害。
非徒造句
1.神旗帮和风云会都是组织庞大,根深蒂固,加以挫败倒还可说,想要连根拔除,实非徒托空言之事。
2.东江先生另开生路,把这热点人事放进历史沧海中,淘洗一番,然后引物连类,斐然成章,使人非徒增加历史兴味,也生发出异代同情的苍凉。
3.久练纯熟,则起落进退旋转自由,而轻重虚实刚柔齐发,乃识太极确有真相,非徒托诸空言矣。
4.又非徒若此而已,或见人休事,则勤蕲结纳,及闻否论,则处彰离贰,附会以从风,隐窃以成衅,朝吐面誉,暮行背毁,昔同稽款,今犹叛戾,斯为甚矣。
5.对于理学,他并不关注其学理层面,而是强调“道学者必在身体力行,见诸实事,非徒托之空言”。
6.他由于仪表堂堂而当选,但他尚须证明决非徒有其表。
7.林凤生一听登时兴味索然,悻悻地道“那我学这步法岂非徒劳,倒不如不学呢。
8.所谓‘存神‘者,岂非徒托空言乎?然。
9.金刀王绝非徒有其名,一定是身经百战久经沙场打拼出来的,不然又怎能得到国王的信任,将他网罗到自己的身边并赐予镇国神兵黄金斩。
10.竟而忠诚慷慨,犯忤龙鳞,固知嫠妇忧宗周之亡,处女悲太子之少,非徒语也。
非徒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