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侵陵
qīn líng

【拼音】:qīn líng

【注音】:ㄑ一ㄣㄌ一ㄥˊ

【结构】:侵(左右结构)陵(左右结构)

【简体】:侵陵

【繁体】:侵陵

字义分解
侵陵的解释
词语解释
侵陵qīnlíng。(1)侵犯欺凌。
基础解释
见/'侵凌/',侵犯欺凌。
引证解释
⒈见“侵凌”。
综合释义
见“侵凌”。侵陵[qīnlíng]侵犯欺陵。《汉书.卷六九.辛庆忌传》:「侵陵百姓,威行州郡。」《西游记.第二九回》:「学习兵书武略,止可布阵安营,保国家无侵陵之患。」也作「侵凌」。
汉语大词典
见“侵凌”。《汉语大词典》:侵凌(侵淩)  拼音:qīnlíng亦作“侵凌”。亦作“侵陵”。侵犯欺凌。《墨子·天志下》:“今天下之诸侯,将犹皆侵凌攻伐兼并,此为杀一不辜人者,数千万矣。”《史记·五帝本纪》:“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魏书·列女传·泾州贞女兕先氏》:“老生不仁,侵陵贞淑,原其强暴,便可戮之。”明陆采《怀香记·征吴得胜》:“休得强横,侵凌至不仁,速当退舍,免舆尸溃乱奔。”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晋国一分裂了,秦国便抬起头来,时常来侵凌我们,成为中原的大患。”
国语辞典
侵犯欺陵。《汉书.卷六九.辛庆忌传》:「侵陵百姓,威行州郡。」《西游记.第二九回》:「学习兵书武略,止可布阵安营,保国家无侵陵之患。」也作「侵凌」。
其他解释
侵略欺陵也。又渐逼之义,与侵凌同。《易经·中孚卦·六三》注:「不胜而退,惧见侵陵,故或泣也。」;《礼记·经解》:「聘觐之礼废,则君臣之位失,诸侯之行恶,而倍畔侵陵之败起矣。」疏:「侵陵谓侵陵邻国也。」;《礼记·聘义》:「则不相侵陵。」;《大戴礼记·盛德》:「凡鬬辞生于相侵陵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晏子不使其君禁侵陵之臣。」;《史记·五帝本纪》:「皇帝欲侵陵诸侯。」;《汉书·地理志下》:「自初为郡县吏卒,中国人多侵陵之。」;《汉书·礼乐志》:「朝聘之礼废,则君臣之位失,而侵陵之渐起。」;《汉书·食货志上》:「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刘向吕为先是公作三军,有侵陵用武之意。」;《汉书·陈汤传》:「侵陵乌孙大宛。」;《汉书·李广传》:「尝与侍中贵人饮,侵陵之,莫敢应。」;《汉书·严助传》:「又举数兵侵陵百越。」;《汉书·武五子传》:「吕刘泽素夸,好侵陵也。」;《汉书·辛庆忌传》:「侵陵百姓,威行州郡。」;《汉书·王莽传中》:「而豪民侵陵。」;《三国志·吴书·孙皎传》:「近闻卿与甘兴霸饮,因酒发作,侵陵其人。」;《三国志·吴书·陆抗传》:「非徒封疆,侵陵小害也。」;汉、桓宽《盐铁论·讼贤》:「刻轹公主,侵陵大臣。」
其他释义
1.见'侵凌'。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侵陵造句
1.。
2.外强欺凌,民族生存与兴亡的矛盾更为激烈与突出,不甘亡国亡种的仁人志士,“愤政府之昏暗,悲列强之侵陵,人人有亡国灭种之惧。
3.窦宪之弟窦景为非作歹,就是他的奴客也敢“侵陵小人,强夺财货,篡取罪人,妻略妇女”,以致“商贾闭塞,如避寇仇。
4.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杜甫的《前出塞》是一首家传户诵的精品佳作。 
5.“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
6.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唐杜甫。
7.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8.“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在市民的印象中,柳树是公认的报春使者。
9.正如杜甫在诗中所说的“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0.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杉树枝头的芽簇已经颇为肥壮,嫩嫩的,映着天色闪闪发亮,你说春天还会远吗?
侵陵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