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济国
jì guó

【拼音】:jì guó

【注音】:ㄐ一ˋㄍㄨㄛˊ

【结构】:济(左右结构)国(全包围结构)

【繁体】:濟國

字义分解
济国的解释
词语解释
利国。谓对国家作出有益的贡献。济国[jìguó]⒈利国。谓对国家作出有益的贡献。
引证解释
⒈利国。谓对国家作出有益的贡献。引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退念古之受爵禄者,有异於此,皆以功勤济国,辅主惠民。”《宋书·沉攸之传》:“卿忘廉、藺、寇、贾之事邪?吾本以济国治家,岂计彼此之升降。”
网络解释
济国济国:(公元前765年-公元前819年)是由高句丽遗民在今中国山东地区建立的国家。
综合释义
利国。谓对国家作出有益的贡献。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退念古之受爵禄者,有异於此,皆以功勤济国,辅主惠民。”《宋书·沉攸之传》:“卿忘廉、藺、寇、贾之事邪?吾本以济国治家,岂计彼此之升降。”
汉语大词典
利国。谓对国家作出有益的贡献。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退念古之受爵禄者,有异于此,皆以功勤济国,辅主惠民。”《宋书·沈攸之传》:“卿忘廉、蔺、寇、贾之事邪?吾本以济国治家,岂计彼此之升降。”
其他释义
1.利国。谓对国家作出有益的贡献。
济国造句
1.所以我认为年龄,经济,国籍,甚至于学识都不是择偶的条件,固然对一般人来说这些条件当然都是重要的,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彼此的心灵和品格,这才是我们所要讲求的所谓“门当户对”的东西。
2.一方面,市场经济国家不能不敞开市场,另一方面,因为“船小好掉头”,可以规避各种风险。
3.赵国至赵何一朝,已是人才济济、国势强盛,是天下唯一可以和秦国抗衡的国家。
4.不可,君得合而欲多,养欲而益骄。得合而欲多者危,养欲而意骄者困。今君任勇力之士,以伐明主,若不济,国之福也,不得而有功,忧必及君。
5.这四大帝国,已经在天域大陆上存在了几千年,拥有着强大悠久的底蕴,每个帝国中都是修武者人才倍出,可谓是人才济济,国力越发强大。
6.少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如日本、韩国、法国等,曾设有经济企划厅之类的机构,编有零星的预测性计划。
7.梁侍中、国子祭酒萧子云善草隶,百济国专门派使者来到建康城求其书法。
8.有时,也是一种在多难之时济国安邦的雄心壮志。
9.日本作为世界上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自“二战”后就基本建立了二元制的税收制度,因此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10.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事,贪欲以伤生,谗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者;行诚孝而见贼,履行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颜之推 
济国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