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欺谩
qī mán

【拼音】:qī mán

【简体】:欺谩

【繁体】:欺謾

字义分解
欺谩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犹欺诳。欺谩[qīmàn]⒈犹欺诳。
基础解释
犹欺诳。
引证解释
⒈ 犹欺诳。引:《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上使御史簿责魏其所言灌夫,颇不讎,欺谩。”《汉书·杜周传》:“宏奏隆前奉使欺谩,不宜执法近侍。”宋苏轼《次韵毛滂法曹感雨》:“一朝涉世故,空腹容欺谩。”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书》:“今之学者,言考据则持为骋辩之柄,讲经济则据为猎名之津,言之者不怍,信之者贵耳,转相欺谩,不以为耻。”⒈犹欺诳。引《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上使御史簿责魏其所言灌夫,颇不讎,欺谩。”《汉书·杜周传》:“宏奏隆前奉使欺谩,不宜执法近侍。”宋苏轼《次韵毛滂法曹感雨》:“一朝涉世故,空腹容欺谩。”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书》:“今之学者,言考据则持为骋辩之柄,讲经济则据为猎名之津,言之者不怍,信之者贵耳,转相欺谩,不以为耻。”
综合释义
犹欺诳。《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上使御史簿责魏其所言灌夫,颇不讎,欺谩。”《汉书·杜周传》:“宏奏隆前奉使欺谩,不宜执法近侍。”宋苏轼《次韵毛滂法曹感雨》:“一朝涉世故,空腹容欺谩。”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书》:“今之学者,言考据则持为骋辩之柄,讲经济则据为猎名之津,言之者不怍,信之者贵耳,转相欺谩,不以为耻。”欺谩[qīmàn]说假话哄骗人。《汉书.卷八.宣帝纪》:「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也作「欺骗」。
网友释义
qīmán欺谩(欺谩)犹欺诳。《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上使御史簿责魏其所言灌夫,颇不讎,欺谩。”《汉书·杜周传》:“宏奏隆前奉使欺谩,不宜执法近侍。”宋苏轼《次韵毛滂法曹感雨》:“一朝涉世故,空腹容欺谩。”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书》:“今之学者,言考据则持为骋辩之柄,讲经济则据为猎名之津,言之者不怍,信之者贵耳,转相欺谩,不以为耻。”
汉语大词典
犹欺诳。《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上使御史簿责魏其所言灌夫,颇不雠,欺谩。”《汉书·杜周传》:“宏奏隆前奉使欺谩,不宜执法近侍。”宋苏轼《次韵毛滂法曹感雨》:“一朝涉世故,空腹容欺谩。”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书》:“今之学者,言考据则持为骋辩之柄,讲经济则据为猎名之津,言之者不怍,信之者贵耳,转相欺谩,不以为耻。”
国语辞典
⒈ 说假话哄骗人。也作「欺骗」。引:《汉书·卷八·宣帝纪》:「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欺谩[qīmán]⒈说假话哄骗人。也作「欺骗」。引《汉书·卷八·宣帝纪》:「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
辞典修订版
说假话哄骗人。《汉书.卷八.宣帝纪》:「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也作「欺骗」。
其他释义
1.犹欺诳。
欺谩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