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飘瓦虚舟
piāo wǎ xū zhōu

【拼音】:piāo wǎ xū zhōu

【注音】:ㄆ一ㄠㄨㄚˇㄒㄨㄓㄡ

【词性】:成语。

【繁体】:飄瓦虛舟

字义分解
飘瓦虚舟的解释
词语解释
《庄子•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又《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后遂以“飘瓦虚舟”比喻凭空加害于人而又无从追究的事物。飘瓦虚舟[piāowǎxūzhōu]⒈《庄子·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又《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后遂以“飘瓦虚舟”比喻凭空加害于人而又无从追究的事物。
基础解释
比喻凭空加害于人而又无从追究的事物。
引证解释
⒈后遂以“飘瓦虚舟”比喻凭空加害于人而又无从追究的事物。引《庄子·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又《山木》:“方舟而济於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清查慎行《惠研谿庶常从京邸寄到吴超士<见怀诗>四章次韵奉酬并简研谿》:“飘瓦虚舟岂有因,谁当入爨惜劳薪。”⒈后遂以“飘瓦虚舟”比喻凭空加害于人而又无从追究的事物。引《庄子·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又《山木》:“方舟而济於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清查慎行《惠研谿庶常从京邸寄到吴超士<见怀诗>四章次韵奉酬并简研谿》:“飘瓦虚舟岂有因,谁当入爨惜劳薪。”成语解释飘瓦虚舟
综合释义
比喻凭空加害于人而又无从追究的事物。飘瓦虚舟[piāowǎxūzhōu]比喻凭空加害于人而又无从追究的事物。《庄子.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又《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后遂以/飘瓦虚舟/比喻凭空加害于人而又无从追究的事物。
汉语大词典
《庄子·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又《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后遂以“飘瓦虚舟”比喻凭空加害于人而又无从追究的事物。清查慎行《惠研溪庶常从京邸寄到吴超士〈见怀诗〉四章次韵奉酬并简研溪》:“飘瓦虚舟岂有因,谁当入爨惜劳薪。”
出处
《庄子·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
飘瓦虚舟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