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书局
shū jú

【拼音】:shū jú

【注音】:ㄕㄨㄐㄨˊ

【词性】:名词。

【结构】:书(独体结构)局(半包围结构)

【简体】:书局

【繁体】:書局

字义分解
书局的解释
词语解释
官府编书的机构。亦以称其官吏。官立刊印书籍的机构。书局[shūjú]⒈官府编书的机构。亦以称其官吏。官立刊印书籍的机构。
引证解释
⒈官府编书的机构。亦以称其官吏。引宋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陛下俯从所欲,曲赐容养,差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及提举嵩山崇福宫,前后六任,仍听以书局自随,给之禄秩,不责职业。”宋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二:“先祖读之大喜,以谓句句着题,荐之于时相何清源,即除书局。”清昭槤《啸亭续录·时帆之吝》:“法时帆祭酒与予交最篤,计论天下事,颇识窾要,屡领书局,考证详明。”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内阁中书掛数珠,自严侍读长明始。严官中书时,充方畧馆官,以书局在内廷,例许掛珠也。”⒉官立刊印书籍的机构。清同治年间,各地先后成立书局,如江苏金陵书局等。参阅叶德辉《书林清话·古今刻书人地之变迁》。后书店或出版社亦有称书局者。例如:中华书局。
网络解释
书局书局,拼音shūjú,意思是官府编书的机构。
综合释义
官府编书的机构。亦以称其官吏。宋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陛下俯从所欲,曲赐容养,差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及提举嵩山崇福宫,前后六任,仍听以书局自随,给之禄秩,不责职业。”宋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二:“先祖读之大喜,以谓句句着题,荐之于时相何清源,即除书局。”清昭槤《啸亭续录·时帆之吝》:“法时帆祭酒与予交最篤,计论天下事,颇识窾要,屡领书局,考证详明。”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内阁中书掛数珠,自严侍读长明始。严官中书时,充方畧馆官,以书局在内廷,例许掛珠也。”官立刊印书籍的机构。清同治年间,各地先后成立书局,如江苏金陵书局等。参阅叶德辉《书林清话·古今刻书人地之变迁》。后书店或出版社亦有称书局者。如:中华书局。书局[shūjú]古代指官府中修纂书籍的地方。亦为官职名。今指书店。宋.王明清《挥尘前录.卷一.皇朝列圣搜访书籍》:「元佑中,重写御前书籍,又置校对黄本,以馆职资浅者为之,……又置重修晋书局。」书局[shūjú]书店。【造句】这家书局卖的书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网友释义
书局,拼音shūjú,意思是官府编书的机构。
汉语大词典
(1).官府编书的机构。亦以称其官吏。宋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陛下俯从所欲,曲赐容养,差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及提举嵩山崇福宫,前后六任,仍听以书局自随,给之禄秩,不责职业。”宋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二:“先祖读之大喜,以谓句句着题,荐之于时相何清源,即除书局。”清昭梿《啸亭续录·时帆之吝》:“法时帆祭酒与予交最笃,计论天下事,颇识窾要,屡领书局,考证详明。”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内阁中书挂数珠,自严侍读长明始。严官中书时,充方略馆官,以书局在内廷,例许挂珠也。”(2).官立刊印书籍的机构。清同治年间,各地先后成立书局,如江苏金陵书局等。参阅叶德辉《书林清话·古今刻书人地之变迁》。后书店或出版社亦有称书局者,如:中华书局。
国语辞典
古代指官府中修纂书籍的地方。亦为官职名。今指书店。书局[shūjú]⒈古代指官府中修纂书籍的地方。亦为官职名。今指书店。引宋·王明清《挥尘前录·卷一·皇朝列圣搜访书籍》:「元祐中,重写御前书籍,又置校对黄本,以馆职资浅者为之,……又置重修晋书局。」
辞典修订版
古代指官府中修纂书籍的地方。亦为官职名。今指书店。宋.王明清《挥尘前录.卷一.皇朝列圣搜访书籍》:「元佑中,重写御前书籍,又置校对黄本,以馆职资浅者为之,……又置重修晋书局。」
辞典简编版
书店。 【造句】这家书局卖的书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其他释义
1.官府编书的机构。亦以称其官吏。2.官立刊印书籍的机构。清同治年间,各地先后成立书局,如江苏金陵书局等。参阅叶德辉《书林清话.古今刻书人地之变迁》。后书店或出版社亦有称书局者。
书局造句
1.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中华书局的创办人陆费逵曾在上面发表《普通教育应该采用俗体字》的文章,因为当时把简化字称为“俗体字”。
2.实体书店停业已不是新鲜事,席殊书屋、明君书店、思考乐书局、第三极书局、风入松等多家知名实体书店近年来相继宣布关门。
3.他是中华书局的创始人,也是著名的出版家、辞书编纂家。
4.笔者收存着一些相关的故纸资料,特别是老天津世界图书局、复源南纸局等广告宣传品原件。
5.商务影印了《四部丛刊》,中华书局跟进《四部备要》,世界书局则出版《国学名著丛刊》。
6.据不完全统计,广雅书局在此期间共刻书两百一十五种,其中包括《钦定全唐文》一千卷、翻刻《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一百四十八种等巨著,其规模极为宏大。
7.据第三极书局筹备组负责人、国林风书店现任总经理李松称,第三极书局将是国林风书店的升级版,这几个数字超过了中国目前任何一家书店。
8.心中有了决断,苏文努力挤出一丝笑容,柔声安慰了小雨几句,两人却再也没有了逛街的兴致,直接来到了城东的云锣书局
9.分别有学堂课本、新式书局教科书、官方教科书三大类。
10.对于理学,他并不关注其学理层面,而是强调“道学者必在身体力行,见诸实事,非徒托之空言”。
书局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