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妙论
miào lùn

【拼音】:miào lùn

【注音】:ㄇ一ㄠˋㄌㄨㄣˋ

【结构】:妙(左右结构)论(左右结构)

【简体】:妙论

【繁体】:妙論

字义分解
妙论的解释
词语解释
妙论miàolùn。(1)精妙的言论。(2)美妙的理论(多含讥讽意)。妙论[miàolùn]⒈精妙的言论。例愿闻妙论。英averycleverremark;⒉美妙的理论(多含讥讽意)例令人费解的妙论。英anintriguingopinion;
基础解释
∶精妙的言论愿闻妙论∶美妙的理论多含讥讽意令人费解的妙论
引证解释
⒈精妙的理论、言论。引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四:“妙论精微,言不以多为贵。”宋陈亮《壬寅答朱元晦秘书熹》:“山间获陪妙论,往往尽出所闻之外。”瞿秋白《赤都心史》二三:“女孩的酣睡声,在两人此时默然相对之中,隐隐为他们续下哲学谈话的妙论呢!”
网络解释
妙论妙论,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精妙的理论、言论。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四:“妙论精微,言不以多为贵。”宋陈亮《壬寅答朱元晦秘书熹》:“山间获陪妙论,往往尽出所闻之外。”瞿秋白《赤都心史》二三:“女孩的酣睡声,在两人此时默然相对之中,隐隐为他们续下哲学谈话的妙论呢!”妙论[miàolùn]奇妙的议论。如:「此人忽发妙论,众人为之侧目。」妙论[miàolùn]奇妙的议谕。【造句】此人忽发妙论,众人为之侧目。
网友释义
妙论,汉语词汇。拼音:miàolùn,注音:ㄇㄧㄠˋㄌㄨㄣˋ释义:指精妙的言论。
汉语大词典
精妙的理论、言论。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四:“妙论精微,言不以多为贵。”宋陈亮《壬寅答朱元晦秘书熹》:“山间获陪妙论,往往尽出所闻之外。”瞿秋白《赤都心史》二三:“女孩的酣睡声,在两人此时默然相对之中,隐隐为他们续下哲学谈话的妙论呢!”
国语辞典
奇妙的议论,如:「此人忽发妙论,众人为之侧目。」妙论[miàolùn]⒈奇妙的议论。例如:「此人忽发妙论,众人为之侧目。」
辞典简编版
奇妙的议谕。 【造句】此人忽发妙论,众人为之侧目。
其他释义
1.精妙的理论﹑言论。
妙论造句
1.扳指与戒指,虽非九鼎大吕,但其渊源与文化妙论,则颇值得涵泳玩味。
2.不妨看看无耻教授阎崇年的妙论“他还宠幸郑贵妃,每天过着昏天黑地、腐朽糜烂的生活”。
3.来人上酒,如此妙论怎可无酒啊!
4.一位朋友有妙论,他说宝贝应该存在一个能量守恒定理,除了别人炼好的,和采天地精。
5.祖悲秋的采花妙论,充分体现了我们中文的博大精深。
6.妙论精言,不以多为贵。
7.这日又翻到《狐说凡人》,玄狐说及凡人是非,言道凡人有云无事生非,正是是非之妙论
8.语堂曰这是保存佛教道教的妙论
9.哈哈,小子妄想妙论,若是如此,济元岂不早已横扫天下,而无所惧了。
10.一听虞姬的妙论,苏良赶紧说道。
妙论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