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手本
shǒu běn

【拼音】:shǒu běn

【注音】:ㄕㄡˇㄅㄣˇ

【结构】:手(独体结构)本(独体结构)

【简体】:手本

【繁体】:手本

字义分解
手本的解释
词语解释
诉状。公文。明清时见上司﹑座师或贵官所用的名帖。写信时则附于信中,对方谦逊常封还。手本[shǒuběn]⒈诉状。⒉公文。⒊明清时见上司、座师或贵官所用的名帖。写信时则附于信中,对方谦逊常封还。
引证解释
⒈诉状。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下:“《行路难》是东阳柴廓所造。宝月尝憩其家,会廓亡,因窃而有之。引廓子賷手本出都,欲讼此事,乃厚赂止之。”⒉公文。引明张居正《明制体以重王言疏》:“凡官员应给誥勑,该部题奉钦依手本到阁,撰述官先具稿,送臣等看详改定,誊写进呈,候批红发下,撰述官用关防掛号,然后发中书舍人写轴用宝,此定制也。”⒊明清时见上司、座师或贵官所用的名帖。写信时则附于信中,对方谦逊常封还。引《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柳府尹遂将参见人员花名手本,逐一点过不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忽然门上传进一个手本来,乃是:‘旧治下云南贡生张寅禀见。’”《儒林外史》第二五回:“鲍文卿领着儿子走到贡院前香蜡店里,买了一个手本,上写‘门下鲍文卿叩’。”清刘銮《五石瓠·手本名帖》:“官司移会用六扣白柬,谓之手本;万历间士夫刺亦用六扣,然称名帖;后以青壳黏前后叶而绵纸六扣,称手本,为下官见上官所投。其门生初见座师,则用红綾壳为手本,亦始万历末年。”
网络解释
手本手本,汉语词语,指公文,名帖等,
综合释义
诉状。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下:“《行路难》是东阳柴廓所造。宝月尝憩其家,会廓亡,因窃而有之。廓子賷手本出都,欲讼此事,乃厚赂止之。”公文。明张居正《明制体以重王言疏》:“凡官员应给誥勑,该部题奉钦依手本到阁,撰述官先具稿,送臣等看详改定,誊写进呈,候批红发下,撰述官用关防掛号,然后发中书舍人写轴用宝,此定制也。”明清时见上司、座师或贵官所用的名帖。写信时则附于信中,对方谦逊常封还。《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柳府尹遂将参见人员花名手本,逐一点过不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忽然门上传进一个手本来,乃是:‘旧治下云南贡生张寅禀见。’”《儒林外史》第二五回:“鲍文卿领着儿子走到贡院前香蜡店里,买了一个手本,上写‘门下鲍文卿叩’。”清刘銮《五石瓠·手本名帖》:“官司移会用六扣白柬,谓之手本;万历间士夫刺亦用六扣,然称名帖;后以青壳黏前后叶而绵纸六扣,称手本,为下官见上官所投。其门生初见座师,则用红綾壳为手本,亦始万历末年。”手本[shǒuběn]用手抄写的书籍。告状的文书。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下.齐惠休上人齐道猷上人齐释宝月》:「廓子赉手本出都,欲讼此事,乃厚赂止之。」明清时门生见座师或下官见上官时所用的名帖。《水浒传.第二回》:「所有一应合属公吏衙将,都军禁军,马步人等,尽来参拜,各呈手本,开报花名。」《儒林外史.第七回》:「正在沉吟,长班又送进一个手本,光头名字,没有称呼,上面写着『范进』。」也称为「手板」、「手版」。
汉语大词典
(1).诉状。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下:“《行路难》是东阳柴廓所造。宝月尝憩其家,会廓亡,因窃而有之。廓子赍手本出都,欲讼此事,乃厚赂止之。”(2).公文。明张居正《明制体以重王言疏》:“凡官员应给诰敕,该部题奉钦依手本到阁,撰述官先具稿,送臣等看详改定,誊写进呈,候批红发下,撰述官用关防挂号,然后发中书舍人写轴用宝,此定制也。”(3).明清时见上司、座师或贵官所用的名帖。写信时则附于信中,对方谦逊常封还。《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柳府尹遂将参见人员花名手本,逐一点过不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忽然门上传进一个手本来,乃是:‘旧治下云南贡生张寅禀见。’”《儒林外史》第二五回:“鲍文卿领着儿子走到贡院前香蜡店里,买了一个手本,上写‘门下鲍文卿叩’。”清刘銮《五石瓠·手本名帖》:“官司移会用六扣白柬,谓之手本;万历间士夫刺亦用六扣,然称名帖;后以青壳黏前后叶而绵纸六扣,称手本,为下官见上官所投。其门生初见座师,则用红绫壳为手本,亦始万历末年。”
国语辞典
用手抄写的书籍。手本[shǒuběn]⒈用手抄写的书籍。⒉告状的文书。引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下·齐惠休上人齐道猷上人齐释宝月》:「廓子赉手本出都,欲讼此事,乃厚赂止之。」⒊明清时门生见座师或下官见上官时所用的名帖。引《水浒传·第二回》:「所有一应合属公吏衙将,都军禁军,马步人等,尽来参拜,各呈手本,开报花名。」《儒林外史·第七回》:「正在沉吟,长班又送进一个手本,光头名字,没有称呼,上面写著『范进』。」
辞典修订版
用手抄写的书籍。告状的文书。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下.齐惠休上人齐道猷上人齐释宝月》:「廓子赉手本出都,欲讼此事,乃厚赂止之。」明清时门生见座师或下官见上官时所用的名帖。《水浒传.第二回》:「所有一应合属公吏衙将,都军禁军,马步人等,尽来参拜,各呈手本,开报花名。」《儒林外史.第七回》:「正在沉吟,长班又送进一个手本,光头名字,没有称呼,上面写着『范进』。」也称为「手板」、「手版」。
其他释义
1.诉状。2.公文。3.明清时见上司﹑座师或贵官所用的名帖。写信时则附于信中,对方谦逊常封还。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手本造句
1.第一层数十名弓箭手本已是拉弓搭箭,马匹一乱,骑手不由自主东倒西歪,已经拉满的弓现在成了致命的武器,这箭的靶子顿时变成前后左右不知道到是哪个倒霉蛋。
2.安琪没有听到凌臣曜离开的脚步声,反而听到他一步步靠近的声音,她的手本能性的环抱着身体,害怕他如狼如虎的般夺走她。
3.那击球手本想打出个本垒打,却挥了个空棒,没有打着。
4.奥运,刘翔表现堪称完美,竟一杆清台。李娜也发挥杀手本色,终场命中绝杀三分。易建联的弯道超车也是一大亮点,丁俊晖的入水一跳更是赢得满堂彩!
5.蚩尤天生铜头铁额,牛首人身,四眼六手,本是炎帝的帐前的一个小兵,但他是神与妖的儿子,不但力大无穷,还善使法术。
6.李梅亭嘴里说:“我想不会,我棉花塞得好好的,”手本能地拉抽屉了。
7.被告对律师许诺:如果能让我只蹲半年牢,我会多给你一千美元酬金。结果,他终于如愿以偿,律师收钱时说:这事可真棘手,本来法官们想无罪释放的。
8.刑部司排名第一的审讯高手,本来已赋闲在家不问杂事,却被高郎中亲自屈尊相请,这才出山帮助枢密院讯问名极为重要的犯人。
9.穿越卖粥贫家女携手本土浪荡游侠儿,以亲邻睦友、和气生财为原则,发扬艰苦奋斗、死道友不死贫道的优良传统,试图在鸡飞狗跳中开辟发家致富路。
10.科特迪瓦射手本赛季的表现默默无闻,但希丁克的上任却起到了点石成金的效果,德罗巴在对阵尤文的主场比赛中找回了状态。
手本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