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诡辞
guǐ cí

【拼音】:guǐ cí

【注音】:ㄍㄨㄟˇㄘˊ

【结构】:诡(左右结构)辞(左右结构)

【简体】:诡辞

【繁体】:詭辭

字义分解
诡辞的解释
词语解释
诡辞guǐcí。(1)说假话,敷衍搪塞。(2)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言论。也作“诡词”。诡辞[guǐcí]⒈说假话,敷衍搪塞。例故土造辟而言,诡辞而出。——《谷梁传·文公十年》英tostallsb.offwithalie;⒉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言论。也作“诡词”英eccentricspeech;
基础解释
[tostallsboffwithalie]∶说假话,敷衍搪塞故土造辟而言,诡辞而出。
引证解释
⒈亦作“诡词”。⒉不透露谈话的真实内容。引《穀梁传·文公六年》:“故士造辟而言,诡辞而出。”范宁注:“诡辞而出,不以实告人。”《晋书·羊祜传》:“或谓祜慎密太过者,祜曰:‘是何言歟!夫入则造膝,出则诡辞,君臣不密之诫,吾惟惧其不及。’”宋刘敞《赵僖质谥议》:“入则直论,出则诡词,是以人无闻焉。”⒊密谈,秘密交谈。引汉蔡邕《司空临晋侯杨公碑》:“及其所以匡辅本朝,忠言嘉谋,造膝诡辞,当事而行。”《后汉书·延笃传》:“帝数问政事,篤诡辞密对。”⒋说假话。引《后汉书·赵岐传》:“岐诡辞得免,展转还长安。”清计六奇《明季北略·术士郑仰田》:“魏阉召仰田问数。仰田蓬头突鬢,踉蹌而往,长揖就坐。阉指‘囚’字以问,羣阉侍列,皆愕眙失色。仰田徐应曰:‘囚字,国中一人也。’阉大喜。仰田出谓人曰:‘囚则诚囚也,吾诡词以逃死耳。’”蒋维乔《辛亥革命闻见》:“盖前数日在电车见面时,口称报馆访事者,乃诡辞以对,而其不去髮辫,亦为祕密工作便利起见,非本意也。”⒌妄下断语。引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玉英》:“然则説《春秋》者,入则诡辞,随其委曲而后得之。”《新唐书·徐有功传》:“大理,人命所繫,不可阿旨诡辞,以求苟免。”明庄元臣《叔苴子》卷六:“昌黎论作史者不有人祸,必有天殃,以褒贬任心,幽魂抱愤者众也。夫使死者无知则已,如其有知,能甘其舞笔诡词哉。”⒍诡异的言论,异端邪说。引《汉书·扬雄传下》:“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詆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辩诡辞,以挠世事。”唐孙过庭《书谱》:“诡辞异説,非所详焉。”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内篇》:“而《山海》诡词,《论衡》邪説,则当疑而弗疑。”
网络解释
诡辞诡词,汉语词汇。
释义
1、不透露谈话的真实内容。2、密谈,秘密交谈。3、说假话。4、.妄下断语。5、诡异的言论,异端邪说。
综合释义
亦作“诡词”。不透露谈话的真实内容。《穀梁传·文公六年》:“故士造辟而言,诡辞而出。”范宁注:“诡辞而出,不以实告人。”《晋书·羊祜传》:“或谓祜慎密太过者,祜曰:‘是何言歟!夫入则造膝,出则诡辞,君臣不密之诫,吾惟惧其不及。’”宋刘敞《赵僖质谥议》:“入则直论,出则诡词,是以人无闻焉。”密谈,秘密交谈。汉蔡邕《司空临晋侯杨公碑》:“及其所以匡辅本朝,忠言嘉谋,造膝诡辞,当事而行。”《后汉书·延笃传》:“帝数问政事,篤诡辞密对。”说假话。《后汉书·赵岐传》:“岐诡辞得免,展转还长安。”清计六奇《明季北略·术士郑仰田》:“魏阉召仰田问数。仰田蓬头突鬢,踉蹌而往,长揖就坐。阉指‘囚’字以问,羣阉侍列,皆愕眙失色。仰田徐应曰:‘囚字,国中一人也。’阉大喜。仰田出谓人曰:‘囚则诚囚也,吾诡词以逃死耳。’”蒋维乔《辛亥革命闻见》:“盖前数日在电车见面时,口称报馆访事者,乃诡辞以对,而其不去髮辫,亦为祕密工作便利起见,非本意也。”妄下断语。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玉英》:“然则説《春秋》者,入则诡辞,随其委曲而后得之。”《新唐书·徐有功传》:“大理,人命所繫,不可阿旨诡辞,以求苟免。”明庄元臣《叔苴子》卷六:“昌黎论作史者不有人祸,必有天殃,以褒贬任心,幽魂抱愤者众也。夫使死者无知则已,如其有知,能甘其舞笔诡词哉。”诡异的言论,异端邪说。《汉书·扬雄传下》:“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詆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辩诡辞,以挠世事。”唐孙过庭《书谱》:“诡辞异説,非所详焉。”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内篇》:“而《山海》诡词,《论衡》邪説,则当疑而弗疑。”诡辞[guǐcí]说假话,搪塞敷衍。《谷梁传.文公六年》:「故士造辟而言,诡辞而出。」也作「诡词」。虚妄饰词,颠倒黑白。《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析辩诡辞,以挠世事。」也作「诡词」。
网友释义
诡词,汉语词汇。拼音:guǐcí释义:1、不透露谈话的真实内容。2、密谈,秘密交谈。3、说假话。4、.妄下断语。5、诡异的言论,异端邪说。
汉语大词典
亦作“诡词”。(1).不透露谈话的真实内容。《谷梁传·文公六年》:“故士造辟而言,诡辞而出。”范宁注:“诡辞而出,不以实告人。”《晋书·羊祜传》:“或谓祜慎密太过者,祜曰:‘是何言欤!夫入则造膝,出则诡辞,君臣不密之诫,吾惟惧其不及。’”宋刘敞《赵僖质谥议》:“入则直论,出则诡词,是以人无闻焉。”(2).密谈,秘密交谈。汉蔡邕《司空临晋侯杨公碑》:“及其所以匡辅本朝,忠言嘉谋,造膝诡辞,当事而行。”《后汉书·延笃传》:“帝数问政事,笃诡辞密对。”(3).说假话。《后汉书·赵岐传》:“岐诡辞得免,展转还长安。”清计六奇《明季北略·术士郑仰田》:“魏阉召仰田问数。仰田蓬头突鬓,踉跄而往,长揖就坐。阉指‘囚’字以问,群阉侍列,皆愕眙失色。仰田徐应曰:‘囚字,国中一人也。’阉大喜。仰田出谓人曰:‘囚则诚囚也,吾诡词以逃死耳。’”蒋维乔《辛亥革命闻见》:“盖前数日在电车见面时,口称报馆访事者,乃诡辞以对,而其不去发辫,亦为秘密工作便利起见,非本意也。”(4).妄下断语。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玉英》:“然则说《春秋》者,入则诡辞,随其委曲而后得之。”《新唐书·徐有功传》:“大理,人命所系,不可阿旨诡辞,以求苟免。”明庄元臣《叔苴子》卷六:“昌黎论作史者不有人祸,必有天殃,以褒贬任心,幽魂抱愤者众也。夫使死者无知则已,如其有知,能甘其舞笔诡词哉。”(5).诡异的言论,异端邪说。《汉书·扬雄传下》:“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诋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辩诡辞,以挠世事。”唐孙过庭《书谱》:“诡辞异说,非所详焉。”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内篇》:“而《山海》诡词,《论衡》邪说,则当疑而弗疑。”
国语辞典
说假话,搪塞敷衍。《谷梁传.文公六年》:「故士造辟而言,诡辞而出。」也作「诡词」。诡辞[guǐcí]⒈说假话,搪塞敷衍。也作「诡词」。引《谷梁传·文公六年》:「故士造辟而言,诡辞而出。」⒉虚妄饰词,颠倒黑白。也作「诡词」。引《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析辩诡辞,以挠世事。」
辞典修订版
说假话,搪塞敷衍。《谷梁传.文公六年》:「故士造辟而言,诡辞而出。」也作「诡词」。虚妄饰词,颠倒黑白。《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析辩诡辞,以挠世事。」也作「诡词」。
其他释义
1.亦作'诡词'。2.不透露谈话的真实内容。3.密谈﹐秘密交谈。4.说假话。5.妄下断语。6.诡异的言论﹐异端邪说。
诡辞造句
1.而今敌兵已进逼至此,危机已不是议和便可化解的了,敌酋诡辞要求殿下为使,实则意在诱殿下入营而非议和。
2.他的恶行昭然若揭,岂容诡辞狡辩!
3.尤里安看在眼里,只觉得新参谋长这种共通感情的方式,远胜过那些无聊的诡辞,应该是够真实和诚恳。
4.中古以降,其臣尚谀,其君亦自圣,掩盛德,行小道,乃有入则造膝,出则诡辞,奸由此滋,善由此沮,天子意由此惑,争臣罪由此生,媚道行而害斯甚矣。
5.贼遂诡辞乞降,监军太监杨进朝信之,为入奏。
6.今纪季受命乎君,而经书专,无善一名,而文见贤,此皆诡辞,不可不察。
7.托名耶稣,剿袭佛老之肤言,旁参番回之杂教,敷陈天堂地狱之诡辞,俚鄙固无足论,而又创设无鬼神之说。
8.故《传》有造膝诡辞之文,《易》有失身害成之戒。
9.顗虑及祸,诡辞求出,沈庆之为顗固陈,乃见许。(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诡辞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