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焚书坑儒
fén shū

【拼音】:fén shū

【词性】:成语。

【简体】:焚书坑儒

【繁体】:焚書坑儒

字义分解
焚书坑儒的解释
词语解释
焚书坑儒fénshū-kēngrú。(1)指秦始皇焚烧典籍、坑杀儒生之事——亦作“燔书坑儒”。焚书坑儒[fénshūkēngrú]⒈指秦始皇焚烧典籍、坑杀儒生之事——亦作“燔书坑儒”英burningbooksandburyingConfucianscholarsalive;
引证解释
⒈亦作“焚典坑儒”。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根据古制,建议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反对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建议除秦记、医药、卜筮、种树书外,民间所藏《诗》《书》和诸子百家书一律焚毁;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族诛;学习法令者以吏为师。始皇采纳这一建议。次年,方士、儒生求仙药不得,卢生等又逃亡,始皇怒,在咸阳坑杀诸生四百六十馀人。这一事件史称“焚书坑儒”。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引《<尚书>序》:“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明张居正《杂著》:“苟见扶苏之諫焚书坑儒,遂以为贤,而不知乱秦者,扶苏也。”《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出身传》:“秦皇独霸诸侯城,焚典坑儒丧圣文。”邹韬奋《思想犯罪》:“在我国历史上,压迫思想的模范人物殆莫善于焚书坑儒的秦始皇。”亦省作“焚坑”。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屋壁餘无几,焚坑逮可伤。”清李渔《奈何天·软诓》:“避秦翻恐被秦收,那焚坑法网难轻漏。”
网友释义
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术士,即儒生)”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焚书坑儒”一词出处《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的说法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经常被“坑儒”观点引做证据的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始皇长子扶苏的话(“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西汉末孔安国(孔子10世孙)《〈尚书〉序》亦言:“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西汉刘向《〈战国策〉序》:“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同时秦始皇焚书并未焚烧医学、...
国语辞典
秦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上言儒生是古非今,反对批评朝政、法令,因此建议除了秦记、医药、卜筮、种树等书外,一律烧毁,及谈论诗书或以古非今者皆诛戮。次年,方士、儒生卢生等为始皇求不到仙药,之后,卢生、侯生不满始皇刚愎暴戾而逃亡,始皇大怒,于咸阳坑杀四百六十余名儒生。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焚书坑儒[fénshūkēngrú]⒈秦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上言儒生是古非今,反对批评朝政、法令,因此建议除了秦记、医药、卜筮、种树等书外,一律烧毁,及谈论诗书或以古非今者皆诛戮。次年,方士、儒生卢生等为始皇求不到仙药,之后,卢生、侯生不满始皇刚愎暴戾而逃亡,始皇大怒,于咸阳坑杀四百六十余名儒生。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成语解释焚书坑儒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秦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上言儒生是古非今,反对批评朝政、法令,因此建议除了秦记、医药、卜筮、种树等书外,一律烧毁,及谈论诗书或以古非今者皆诛戮。次年,方士、儒生卢生等为始皇求不到仙药,之后,卢生、侯生不满始皇刚愎暴戾而逃亡,始皇大怒,于咸阳坑杀四百六十余名儒生。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其他释义
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出处
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近反义词
反义词
焚书坑儒造句
1.其后战国动乱,一代魔君秦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于是废先贤之道,焚书坑儒,毁去儒家修行之路。
2.孔圣,老庄故去之后,一代魔君秦始皇为求大一统,听从妖人李斯怂恿,偷修魔道,妄图焚书坑儒,毁百家之言,永享皇图霸业。
3.庞大的历史背景,涉及封神之战、七国争霸、焚书坑儒、楚汉相争、三国、西游等剧情,剧情通畅,贯穿古今。
4.当然,争抢帽子的风险也不小,从焚书坑儒到文字狱,有多少个脑袋搬家?帽子杀人哪!男人们紧紧抓住了各种帽子,女人只能靠边站了。
5.对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件事的评价,我国学术界历来褒贬不一。
6.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孔子虽曾经历过“焚书坑儒”、“批林批孔”等厄难,几经荣辱沉浮,历史惯性终将他又推上时代前台。
7.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法得一时,儒统盛世;但结果是经典流失。
8.某些土皇帝,窃国愚民,焚书坑儒,其罪罄竹难书!
9.杜塞天下之口,聋盲一世之人,与秦焚书坑儒何异?
10.阐述了秦初的学派之争及焚书坑儒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
焚书坑儒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