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指归
zhǐ guī

【拼音】:zhǐ guī

【注音】:ㄓˇㄍㄨㄟ

【结构】:指(左右结构)归(左右结构)

【简体】:指归

【繁体】:指歸

字义分解
指归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主旨;意向。指归[zhǐguī]⒈主旨;意向。
引证解释
⒈主旨;意向。引《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与权谈説諫喻,未尝切愕,微见风彩,粗陈指归,如有未合,则捨而及他。”宋王禹偁《请撰大行皇帝实录表》:“备尝探讨,粗见指归。”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皇朝制作,稍以己意列其指归,析类分门,总为一集。”鲁迅《坟·摩罗诗力说》:“今则举一切诗人中,凡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而为世所不甚愉悦者悉入之。”
网络解释
指归指归,汉语词语,指主旨;意向的意思。
综合释义
主旨;意向。《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与权谈説諫喻,未尝切愕,微见风彩,粗陈指归,如有未合,则捨而及他。”宋王禹偁《请撰大行皇帝实录表》:“备尝探讨,粗见指归。”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皇朝制作,稍以己意列其指归,析类分门,总为一集。”鲁迅《坟·摩罗诗力说》:“今则举一切诗人中,凡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而为世所不甚愉悦者悉入之。”指归[zhǐguī]意旨的归向。《晋书.卷五一.束晳传》:「武帝以其书付秘书校缀次第,寻考指归,而以今文写之。」
汉语大词典
主旨;意向。《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与权谈说谏喻,未尝切愕,微见风彩,粗陈指归,如有未合,则舍而及他。”宋王禹偁《请撰大行皇帝实录表》:“备尝探讨,粗见指归。”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皇朝制作,稍以己意列其指归,析类分门,总为一集。”鲁迅《坟·摩罗诗力说》:“今则举一切诗人中,凡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而为世所不甚愉悦者悉入之。”
国语辞典
意旨的归向。指归[zhǐguī]⒈意旨的归向。引《晋书·卷五一·束晳传》:「武帝以其书付秘书校缀次第,寻考指归,而以今文写之。」
辞典修订版
意旨的归向。《晋书.卷五一.束晳传》:「武帝以其书付秘书校缀次第,寻考指归,而以今文写之。」
其他释义
1.主旨;意向。
指归造句
1.从个体心理研究的角度进行阐释,对更切实地体认李煌词的深层指归,更深入地认识李煌词的艺术价值不无益处。
2.语言文化学倡导的正是一种从语言出发,以文本为基点、以意义与知识为指归的语言文化学阐释法。
3.代魔幻小说虽看似荒诞但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归性。
4.驼倌们常说的“西口到东口,再到喇嘛庙”,就是指归化经张家口到多伦淖尔的驼路。
5.这三种归宿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意义,也表现了作者不同的思想指归与客观历史环境对作者的不同影响。
6.上述净利润指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7.散文英译应以作为中西艺术哲学比较研究的中西比较美学为指归
8.递归查询失败是指归查询失败的总数。
9.这种和谐既是求得生命完善的一种手段,也是道教所有生命理论的最终指归
10.是啊,论坛上胡说八道的确实是少多了,只剩下铁血及其恶意注册的无数马甲还在胡说八道……
指归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