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精审
jīng shěn

【拼音】:jīng shěn

【注音】:ㄐ一ㄥㄕㄣˇ

【结构】:精(左右结构)审(上下结构)

【简体】:精审

【繁体】:精審

字义分解
精审的解释
词语解释
精审jīngshěn。(1)(文字、计划、意见等)精密详尽。精审[jīngshěn]⒈(文字、计划、意见等)精密详尽。英accurateandcareful;
基础解释
精密确实。《晋书·裴秀传》:“虽有粗形,皆不精审,不可依据。”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文证详悉,义理精审。”唐刘知几《史通·书志》:“此昔人所以言有乖越,后进所以事反精审也。”马其昶《<古文辞类纂标注>序》:“自吾乡姚先生书出,义例至精审矣。”
引证解释
⒈精密确实。引《晋书·裴秀传》:“虽有粗形,皆不精审,不可依据。”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文证详悉,义理精审。”唐刘知几《史通·书志》:“此昔人所以言有乖越,后进所以事反精审也。”马其昶《<古文辞类纂标注>序》:“自吾乡姚先生书出,义例至精审矣。”
网络解释
精审精审是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精密确实。《晋书·裴秀传》:“虽有粗形,皆不精审,不可依据。”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文证详悉,义理精审。”唐刘知几《史通·书志》:“此昔人所以言有乖越,后进所以事反精审也。”马其昶《<古文辞类纂标注>序》:“自吾乡姚先生书出,义例至精审矣。”精审[jīngshěn]精密详实。《晋书.卷七五.范汪传》:「遂沉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
网友释义
精审是汉语词汇,读音jīngshěn,解释为精密确实。
汉语大词典
精密确实。《晋书·裴秀传》:“虽有粗形,皆不精审,不可依据。”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文证详悉,义理精审。”唐刘知几《史通·书志》:“此昔人所以言有乖越,后进所以事反精审也。”马其昶《〈古文辞类纂标注〉序》:“自吾乡姚先生书出,义例至精审矣。”
国语辞典
精密详实。精审[jīngshěn]⒈精密详实。引《晋书·卷七五·范汪传》:「遂沉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
辞典修订版
精密详实。《晋书.卷七五.范汪传》:「遂沉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
其他释义
〈书〉(文字、计划、意见等)精密周详:释义~。
精审造句
1.这部书急着出版上市,校对的品质并不精审,鲁鱼亥豕的情况为数不少。
2.黄宗羲“一本万殊”的史学思想,精审明辨的学术史分析法,都是中国传统史学思想中的宝贵财富,对中国传统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他立足于我国的文化传统,努力打通古今中外,使之熔于一炉,并铸广博的知识与精审卓识于一体,使丰富的原创性发现和坚实的学理性论证二者达到完美的统一。
4.作者看重的,是“爬罗剔抉”后的所考是否确凿无误,所论是否精审允当。
5.自古以来解经者虽众,但是穿凿附会者多,精审者少。
6.然理最为几微精审,而不易至也。
7.常清于幕中潜作捷书,具言次舍井泉,遇贼形势,克获谋略,事颇精审
8.郑玄的《仪礼注》和《周礼注》一样,文字精审,要言不烦,博综众家,兼采今古文,受到广泛的欢迎,成为《仪礼》研究的不祧之祖。
9.文以识为主,认题立意,非识之高卓精审,无以中要。刘熙载 
10.所述必溯源析流,且论断精审,要言不烦,堪为晁氏知音。
精审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