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府试
fǔ shì

【拼音】:fǔ shì

【注音】:ㄈㄨˇㄕˋ

【结构】:府(半包围结构)试(左右结构)

【简体】:府试

【繁体】:府試

字义分解
府试的解释
词语解释
科举时代府一级考试。府试[fǔshì]⒈科举时代府一级考试。
引证解释
⒈科举时代府一级考试。引唐赵璘《因话录·商下》:“唐尚书特,太和六年,尉渭南,为京兆府试进士官。”《金史·文艺传上·杨伯仁》:“是岁,﹝孟宗献﹞府试、省试、廷试皆第一。”
网络解释
府试府试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科举考试程序中,“童试”的其中一关。通过县试后的考生有资格参加府试。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参加府试,报名、保结,与考试的场次、内容同县试差不多,但保结的廪生要多一名。府试通过后就可参加院试。
综合释义
科举时代府一级考试。唐赵璘《因话录·商下》:“唐尚书特,太和六年,尉渭南,为京兆府试进士官。”《金史·文艺传上·杨伯仁》:“是岁,﹝孟宗献﹞府试、省试、廷试皆第一。”府试[fǔshì]府试为应生员考试的第二试,亦即经各县县试录取之童生,复由知府主持覆试,是为府试。
汉语大词典
科举时代府一级考试。唐赵璘《因话录·商下》:“唐尚书特,太和六年,尉渭南,为京兆府试进士官。”《金史·文艺传上·杨伯仁》:“是岁,﹝孟宗献﹞府试、省试、廷试皆第一。”
其他释义
1.科举时代府一级考试。
府试造句
1.沈淇小友笔力如此之强,不当按常规来对待,所以我可免去你的县试补考,以我和张县令的名义为你出具保结,保举你直接参加八月府试。 
2.府试为童子试的第二关,规格有所提升,举行地点在专门的试院内,可不是像县试中那般临时搭建的考棚。
3.宋代的常科考试分为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
4.但是伊斯兰堡的国防分析人士马苏德说,巴基斯坦政府试图让他们的民众也相信这一点,但是却没有成功。
5.李光耀指责马来西亚联邦政府试图推行“种族沙文主义”,使马来人在联邦内享有特殊的高等待遇,并在幕后煽动在新加坡的马来人反对新加坡自治邦政府。
6.一种说法是北京政府试图把国外银行从衍生品市场上挤出去。
7.参加文科的士子无论是参加乡试、府试、道试都有专门的考场与试院,参加会试更是有贡院。
8.此题,不能无解,也不能永远用群众利益来作为政府试验和部门权力扩张的代价。
9.从平民考秀才,要连闯三关,知县主考的县试、知府主考的府试、本省提学官主考的院试。
10.当中国政府试图鼓励或是减缓特定行业的增长时,它常常会调整不同种类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府试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