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惕息
tì xī

【拼音】:tì xī

【注音】:ㄊ一ˋㄒ一

【结构】:惕(左右结构)息(上下结构)

【简体】:惕息

【繁体】:惕息

字义分解
惕息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心跳气喘。形容极其恐惧。指喘息。多以“不敢惕息”形容恐惧。惕息[tìxī]⒈谓心跳气喘。形容极其恐惧。指喘息。多以“不敢惕息”形容恐惧。
引证解释
⒈谓心跳气喘。形容极其恐惧。引《汉书·司马迁传》:“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颜师古注:“惕,惧也。息,喘息也。”唐李绅《却到浙西》诗:“苛政尚存犹惕息,老人偷拜拥前舟。”《明史·韩雍传》:“两地镇守宦官素骄恣,亦惕息无敢肆。”无名氏《康有为》:“康有为高官厚禄之思想弥漫於脑筋,骤不可爬搔,而又惕息於戊戌之危机,奉数行之密詔,感泣至今,思得当以报於汉也。”⒉指喘息。多以“不敢惕息”形容恐惧。引汉扬雄《长杨赋》:“﹝匈奴﹞二十餘年矣,尚不敢惕息。”《新唐书·辛云京传》:“回紇恃旧勋,每入朝,所在暴钞,至太原,云京以戎狄待之,虏畏不敢惕息。”
网络解释
惕息惕息,汉语词汇。
释义
1、谓心跳气喘。形容极其恐惧。2、指喘息。
综合释义
谓心跳气喘。形容极其恐惧。《汉书·司马迁传》:“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颜师古注:“惕,惧也。息,喘息也。”唐李绅《却到浙西》诗:“苛政尚存犹惕息,老人偷拜拥前舟。”《明史·韩雍传》:“两地镇守宦官素骄恣,亦惕息无敢肆。”无名氏《康有为》:“康有为高官厚禄之思想弥漫於脑筋,骤不可爬搔,而又惕息於戊戌之危机,奉数行之密詔,感泣至今,思得当以报於汉也。”指喘息。多以“不敢惕息”形容恐惧。汉扬雄《长杨赋》:“﹝匈奴﹞二十餘年矣,尚不敢惕息。”《新唐书·辛云京传》:“回紇恃旧勋,每入朝,所在暴钞,至太原,云京以戎狄待之,虏畏不敢惕息。”惕息[tìxī]战兢恐惧而喘息。形容害怕到了极点。《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宋史.卷二六七.陈恕传》:「旋出知江陵府,大发群吏奸赃,坐徒、流、停、废者甚众,郡内惕息。」
汉语大词典
(1).谓心跳气喘。形容极其恐惧。《汉书·司马迁传》:“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颜师古注:“惕,惧也。息,喘息也。”唐李绅《却到浙西》诗:“苛政尚存犹惕息,老人偷拜拥前舟。”《明史·韩雍传》:“两地镇守宦官素骄恣,亦惕息无敢肆。”无名氏《康有为》:“康有为高官厚禄之思想弥漫于脑筋,骤不可爬搔,而又惕息于戊戌之危机,奉数行之密诏,感泣至今,思得当以报于汉也。”(2).指喘息。多以“不敢惕息”形容恐惧。汉扬雄《长杨赋》:“﹝匈奴﹞二十馀年矣,尚不敢惕息。”《新唐书·辛云京传》:“回纥恃旧勋,每入朝,所在暴钞,至太原,云京以戎狄待之,虏畏不敢惕息。”
国语辞典
战兢恐惧而喘息。形容害怕到了极点。惕息[tìxí]⒈战兢恐惧而喘息。形容害怕到了极点。引《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宋史·卷二六七·陈恕传》:「旋出知江陵府,大发群吏奸赃,坐徒、流、停、废者甚众,郡内惕息。」
辞典修订版
战兢恐惧而喘息。形容害怕到了极点。《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宋史.卷二六七.陈恕传》:「旋出知江陵府,大发群吏奸赃,坐徒、流、停、废者甚众,郡内惕息。」
其他释义
恐惧而不敢出声息:内心惕息。
惕息造句
1.惊怖惕息,如临于谷,敢不尽力输诚,奖励六师,率齐群义,应天顺时,以宁社稷!谨拜表以闻。
惕息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