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史编
shǐ biān

【拼音】:shǐ biān

【注音】:ㄕˇㄅ一ㄢ

【结构】:史(独体结构)编(左右结构)

【繁体】:史編

字义分解
史编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史书。史编[shǐbiān]⒈史书。
引证解释
⒈史书。参见“史书”。引明刘基《甘露颂》:“小臣作颂,愿附史编。”刘师培《文说·记事》:“姬公《官礼》,孔氏《春秋》,一则法典之书,一则史编之体。”
网络解释
史编shǐbiān
汉语大词典
史书。明刘基《甘露颂》:“小臣作颂,愿附史编。”刘师培《文说·记事》:“姬公《官礼》,孔氏《春秋》,一则法典之书,一则史编之体。”参见“史书”。
其他释义
1.史书。
史编造句
1.档案的整理和利用是清史编纂工程的基础。
2.他一生苦研儒学,表倡程朱理学、开博学鸿儒科,设馆纂修《明史》,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
3.校史追溯须遵循“整体性继承”原则,校史研究必须实事求是,校史编纂应该学术与人文兼具。
4.方志修纂大多采用自上而下的官修形式,统一的编纂体例,在编修中重视援引国史编纂的方法和要求。
5.范文澜在长期的通史研究工作中,总结出通史编撰的“直通”、“旁通”、“会通”原则,对今天的通史编撰仍然具有极其宝贵的指导作用。
6.就历史编撰而论,二人重视史书各种体裁和体例的功能并对史书的内部结构包括编次、断限、叙事、采撰等提出有效运用的原则。
7.不久步入仕途,二十二岁被荐授为国史编修。 
8.弄清辽阳城历史的建制沿革,对于我们揭示东北地区的历史编年和分期有着特殊的意义。
9.弄清辽阳城历史的建制沿革,对于我们揭示东北地区的历史编年和分期有著特殊的意义。
10.但是,当时的年代史编者记载说,人人都喜欢这项活动和随后举行的盛大宴会。
史编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