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识拔
shí bá

【拼音】:shí bá

【注音】:ㄕˊㄅㄚˊ

【结构】:识(左右结构)拔(左右结构)

【繁体】:識拔

字义分解
识拔的解释
词语解释
1.赏识并提拔。识拔[shíbá]⒈赏识并提拔。
基础解释
赏识并提拔。
引证解释
⒈赏识并提拔。引《三国志·魏志·崔林传》“子述嗣”裴松之注引晋傅畅《晋诸公赞》:“初,林识拔同郡王经於民伍之中,卒为名士,世以此称之。”宋王安石《已除观使乞免使相札子》:“且臣蒙陛下识拔,序之羣臣之右。”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巡抚折藩司之焰》:“昆明何根云制军(何桂清)总督两江,王壮愍公(王有龄)素为所识拔,以一盐大使,不数年间荐擢至江苏布政使。”
网络解释
识拔识拔,拼音shíbá,注音ㄕㄧˊㄅㄚˊ,解释赏识并提拔。
综合释义
赏识并提拔。《三国志·魏志·崔林传》“子述嗣”裴松之注引晋傅畅《晋诸公赞》:“初,林识拔同郡王经於民伍之中,卒为名士,世以此称之。”宋王安石《已除观使乞免使相札子》:“且臣蒙陛下识拔,序之羣臣之右。”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巡抚折藩司之焰》:“昆明何根云制军(何桂清)总督两江,王壮愍公(王有龄)素为所识拔,以一盐大使,不数年间荐擢至江苏布政使。”
网友释义
识拔,拼音shíbá,注音ㄕㄧˊㄅㄚˊ,解释赏识并提拔。
汉语大词典
赏识并提拔。《三国志·魏志·崔林传》“子述嗣”裴松之注引晋傅畅《晋诸公赞》:“初,林识拔同郡王经于民伍之中,卒为名士,世以此称之。”宋王安石《已除观使乞免使相札子》:“且臣蒙陛下识拔,序之群臣之右。”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巡抚折藩司之焰》:“昆明何根云制军(何桂清)总督两江,王壮悯公(王有龄)素为所识拔,以一盐大使,不数年间荐擢至江苏布政使。”
识拔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