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绣衣使者
使
xiù yī

【拼音】:xiù yī

【繁体】:繡衣使者

字义分解
绣衣使者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即绣衣直指。绣衣使者[xiùyīshǐzhě]⒈即绣衣直指。
引证解释
⒈即绣衣直指。参见“绣衣直指”。引宋张孝祥《念奴娇·再和朱漕元顺》词:“绣衣使者,度郢中絶唱,《阳春白雪》。”明王世贞《谢生歌七夕送脱屣老人谢榛》诗:“清霜倒飞鬼神哭,绣衣使者从天来。”亦省称“绣使”。《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九年》:“又有某绣使拜寇而乞生,某太守望敌而先退。”明唐顺之《谢赐银币表》:“贮以满籯,既生壮士之颜色,服以耀武,式增绣使之威容。”
网络解释
绣衣使者汉武帝时期,中国出现了一支秘密警察,这些人身穿绣衣,手持节杖和虎符,四处巡视督察,发现不法问题可代天子行事。对于这类特殊力量,汉武帝给他们冠名曰“绣衣使者”,也称作“绣衣御史”、“绣衣直指”、“绣衣执法”、“直指绣衣”、“直指绣衣使者”等,有时也简称“直指”。
汉语大词典
即绣衣直指。宋张孝祥《念奴娇·再和朱漕元顺》词:“绣衣使者,度郢中绝唱,《阳春白雪》。”明王世贞《谢生歌七夕送脱屣老人谢榛》诗:“清霜倒飞鬼神哭,绣衣使者从天来。”亦省称“绣使”。《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九年》:“又有某绣使拜寇而乞生,某太守望敌而先退。”明唐顺之《谢赐银币表》:“贮以满籯,既生壮士之颜色,服以耀武,式增绣使之威容。”参见“绣衣直指”。《汉语大词典》:绣衣直指(绣衣直指)  拼音:xiùyīzhízhǐ官名。汉武帝天汉年间,民间起事者众,地方官员督捕不力,因派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仗节,兴兵镇压,刺史郡守以下督捕不力者亦皆伏诛。后因称此等特派官员为“绣衣直指”。绣衣,表示地位尊贵;直指,谓处事无私。后亦称“绣衣使者”。绣衣直指本由侍御史充任,故亦称“绣衣御史”。王莽时改称“绣衣执法”。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又《武帝纪》、《元后传》、《后汉书·伏湛传》。唐刘知几《史通·辨职》:“虽地处禁中,而人同方外。可以养拙,可以藏愚,绣衣直指所不能绳,强项申威所不能及。”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汉以来重守令……虽有刺史、部使者,绣衣直指之属,间一命之,不专以为治也。”亦省称“绣衣”、“绣衣吏”。《北史·高道穆传》:“臣虽愚短,守不假器,绣衣所指,冀以清肃。”唐杜牧《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天子绣衣吏,东吴美退居。”宋姜夔《阮郎归·为张平甫寿是日同宿湖西定香寺》词之一:“年年风絮时,绣衣夜半草符移,月中双桨归。”清魏源《军储篇一》:“夫水师整饬,而外洋无庇贩之人;绣衣四出,黥面令行,而内地无尝试之犯。”
绣衣使者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