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事势
shì shì

【拼音】:shì shì

【注音】:ㄕˋㄕˋ

【词性】:名词。

【结构】:事(独体结构)势(上下结构)

【简体】:事势

【繁体】:事勢

字义分解
事势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事势shìshì。(1)事情的趋势;形势。事势[shìshì]⒈事情的趋势;形势。例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资治通鉴》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林觉民《与妻书》英stateofaffairs;
基础解释
事情的趋势;形势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资治通鉴》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林觉民《与妻书》
引证解释
⒈权势。引《韩非子·亡徵》:“大臣两重,父兄众强,内党外援以争事势者,可亡也。”明叶子奇《草木子·杂俎》:“自秦王伯颜专政,臺宪官皆谐价而得,往往至数千緡。及其分巡,竟以事势相渔猎而偿其直。”⒉情势;形势;情况。引《史记·平準书》:“事势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今留匡弼,事势不便,唯有移车驾幸许耳。”《明史·张士诚传》:“昔隗嚣称雄於天水,今足下亦擅号於姑苏,事势相等,吾深为足下喜。”清方苞《赵处士墓表》:“处士学识过人,能辨贤姦,知事势数变以后之利害。”⒊犹事端,乱子。引元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今天下事势方多,四下里竞起干戈。”
网络解释
事势事势,汉语词汇。
释义
1、权势。2.情势;形势;情况。3.犹事端,乱子。
综合释义
权势。《韩非子·亡徵》:“大臣两重,父兄众强,内党外援以争事势者,可亡也。”明叶子奇《草木子·杂俎》:“自秦王伯颜专政,臺宪官皆谐价而得,往往至数千緡。及其分巡,竟以事势相渔猎而偿其直。”情势;形势;情况。《史记·平準书》:“事势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今留匡弼,事势不便,唯有移车驾幸许耳。”《明史·张士诚传》:“昔隗嚣称雄於天水,今足下亦擅号於姑苏,事势相等,吾深为足下喜。”清方苞《赵处士墓表》:“处士学识过人,能辨贤姦,知事势数变以后之利害。”犹事端,乱子。元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今天下事势方多,四下里竞起干戈。”事势[shìshì]政治等的势力。《韩非子.亡徵》:「大臣两重,父兄众强,内党外援,以争事势者,可亡也。」《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事势不两大,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山,则上有累卵之危。」事情的趋势。《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远度孤心,近虑事势。」《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今粗论事势,以相觉悟。」
网友释义
事势,汉语词汇。拼音:shìshì释义:1、权势。2.情势;形势;情况。3.犹事端,乱子。
汉语大词典
(1).权势。《韩非子·亡徵》:“大臣两重,父兄众强,内党外援以争事势者,可亡也。”明叶子奇《草木子·杂俎》:“自秦王伯颜专政,台宪官皆谐价而得,往往至数千缗。及其分巡,竟以事势相渔猎而偿其直。”(2).情势;形势;情况。《史记·平准书》:“事势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今留匡弼,事势不便,唯有移车驾幸许耳。”《明史·张士诚传》:“昔隗嚣称雄于天水,今足下亦擅号于姑苏,事势相等,吾深为足下喜。”清方苞《赵处士墓表》:“处士学识过人,能辨贤奸,知事势数变以后之利害。”(3).犹事端,乱子。元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今天下事势方多,四下里竞起干戈。”
国语辞典
政治等的势力。事势[shìshì]⒈政治等的势力。引《韩非子·亡征》:「大臣两重,父兄众强,内党外援,以争事势者,可亡也。」《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事势不两大,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山,则上有累卵之危。」⒉事情的趋势。引《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远度孤心,近虑事势。」《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今粗论事势,以相觉悟。」
辞典修订版
政治等的势力。《韩非子.亡徵》:「大臣两重,父兄众强,内党外援,以争事势者,可亡也。」《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事势不两大,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山,则上有累卵之危。」事情的趋势。《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远度孤心,近虑事势。」《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今粗论事势,以相觉悟。」
其他释义
①权势:内党外援,以争事势。②时势;形势:审度事势|处士学识过人,能辨贤奸,知事势数变以后之利害。
近反义词
事势造句
1.炎武兄眼见事势紧急,忙嘱伊璜先生家人连夜躲避。
2.太平道的军事势力,雌伏在大汉庇荫下的起义军。
3.另据消息人士透露,俄罗斯近期出口武器到巴基斯坦一事势必成为本次印俄峰会的议题之一。
4.若再教本小姐晓得你昧著良心做事,势必让你有死无生,听见了麽?
5.对方严阵以待,我方若要造次行事,势必吃亏啊!
6.桓灵之际,阉寺专命于上,布衣横议于下,干禄者殚货以奉贵,要名者倾身以事势……
7.此时事势,尤异前日,明公地处要冲,位兼将相。
8.然犹不免一言其非者,岂非物议沸腾,事势迫切而不可止欤?
9.两房为了遗产的事势不两立,闹得不可开交。
10.不料事势的变化大出我们意料之外。
事势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