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三王
sān wáng

【拼音】:sān wáng

【注音】:ㄙㄢㄨㄤˊ

【结构】:三(独体结构)王(独体结构)

【简体】:三王

【繁体】:三王

字义分解
三王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指夏﹑商﹑周三代之君。(1)夏禹﹑商汤﹑周武王。《谷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范宁注:'三王,谓夏﹑殷﹑周也。夏后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会。'(2)夏禹﹑商汤﹑周文王。《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岐注:'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是也。'(3)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尸子》卷下:'汤复于汤丘,文王幽于羑里,武王羁于王门;越王栖于会稽,秦穆公败于崤塞,齐桓公遇贼,晋文公出走,故三王资于辱,而五霸得于困也。'2.指周之太王﹑王季﹑文王。3.王姓三名人之合称。(1)汉之王奉光﹑王商﹑王凤。《汉书.王商史丹等传赞》:'自宣﹑元﹑成﹑哀外戚兴者,许﹑史﹑三王﹑丁﹑傅之家,皆重侯累将。'颜师古注:'三王,谓邛成侯及商﹑凤三家也。'邛成侯,王奉光的封爵。(2)汉之王尊﹑王章﹑王骏。《汉书.王吉传》:'先是京兆有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至骏皆有能名,故京师称曰:'前有赵﹑张,后有三王。''晋潘岳《西征赋》:'赵张三王之尹京,定国释之之听理。'(3)唐之王珣﹑王玙﹑王瑨。《新唐书.王珣传》:'﹝王方翼﹞子珣,字伯玉,与兄玙﹑弟瑨以文学称,时号'三王'。'4.(4)唐之王勃﹑王绪﹑王仲舒。唐韩愈《新修滕王阁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清钱谦益《寄侯豫章督学江西》诗:'励俗蒸尝先两庙,采风词翰继三王。'清赵翼《陔馀丛考.四三王》:'唐滕王阁有三王﹑则王勃作序,王绪作赋,王仲舒作修阁记也。'
基础解释
指夏﹑商﹑周三代之君。夏禹﹑商汤﹑周武王。《谷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范宁注:/'三王,谓夏﹑殷﹑周也。夏后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会。/'夏禹﹑商汤﹑周文王。《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岐注:/'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是也。/'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尸子》卷下:/'汤复于汤丘,文王幽于羑里,武王羁于王门;越王栖于会稽,秦穆公败于崤塞,齐桓公遇贼,晋文公出走,故三王资于辱,而五霸得于困也。/'指周之太王﹑王季﹑文王。王姓三名人之合称。汉之王奉光﹑王商﹑王凤。《汉书.王商史丹等传赞》:/'自宣﹑元﹑成﹑哀外戚兴者,许﹑史﹑三王﹑丁﹑傅之家,皆重侯累将。/'颜师古注:/'三王,谓邛成侯及商﹑凤三家也。/'邛成侯,王奉光的封爵。汉之王尊﹑王章﹑王骏。《汉书.王吉传》:/'先是京兆有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至骏皆有能名,故京师称曰:/'前有赵﹑张,后有三王。/'/'晋潘岳《西征赋》:/'赵张三王之尹京,定国释之之听理。/'唐之王珣﹑王玙﹑王瑨。《新唐书.王珣传》:/'﹝王方翼﹞子珣,字伯玉,与兄玙﹑弟瑨以文学称,时号/'三王/'。/'唐之王勃﹑王绪﹑王仲舒。唐韩愈《新修滕王阁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清钱谦益《寄侯豫章督学江西》诗:/'励俗蒸尝先两庙,采风词翰继三王。/'清赵翼《陔馀丛考.四三王》:/'唐滕王阁有三王﹑则王勃作序,王绪作赋,王仲舒作修阁记也。/'
引证解释
⒈指夏、商、周三代之君。(1)夏禹、商汤、周武王。引《穀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范宁注:“三王,谓夏、殷、周也。夏后有钧臺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会。”(2)夏禹、商汤、周文王。《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岐注:“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是也。”(3)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尸子》卷下:“汤復於汤丘,文王幽於羑里,武王羈於王门;越王栖於会稽,秦穆公败於崤塞,齐桓公遇贼,晋文公出走,故三王资於辱,而五霸得於困也。”⒉指周之太王、王季、文王。引《国语·周语下》:“以太蔟之下宫,布令於商,昭显文德,底紂之多罪,故谓之宣,所以宣三王之德也。”韦昭注:“三王,太王、王季、文王也。”⒊王姓三名人之合称。(1)汉之王奉光、王商、王凤。引《汉书·王商史丹等传赞》:“自宣、元、成、哀外戚兴者,许、史、三王、丁、傅之家,皆重侯累将。”颜师古注:“三王,谓邛成侯及商、凤三家也。”邛成侯,王奉光的封爵。(2)汉之王尊、王章、王骏。《汉书·王吉传》:“先是京兆有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至骏皆有能名,故京师称曰:‘前有赵、张,后有三王。’”晋潘岳《西征赋》:“赵张三王之尹京,定国释之之听理。”(3)唐之王珣、王玙、王瑨。《新唐书·王珣传》:“﹝王方翼﹞子珣,字伯玉,与兄璵、弟瑨以文学称,时号‘三王’。”(4)唐之王勃、王绪、王仲舒。唐韩愈《新修滕王阁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清钱谦益《寄侯豫章督学江西》诗:“励俗蒸尝先两庙,採风词翰继三王。”清赵翼《陔馀丛考·四三王》:“唐滕王阁有三王、则王勃作序,王绪作赋,王仲舒作修阁记也。”
网络解释
三王(古代人类始祖)三王,夏、商、周三朝的第一位帝王大禹、商汤王、周武王及周文王的合称。如,《旧唐书·列传·郑畋》:“代有忠贞之士,力为匡复之谋。我国家应五运以承乾,蹑三王之垂统,绵区饮化,匝宇归仁。”
综合释义
指夏、商、周三代之君。(1)夏禹、商汤、周武王。《穀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范宁注:“三王,谓夏、殷、周也。夏后有钧臺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会。”(2)夏禹、商汤、周文王。《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岐注:“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是也。”(3)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尸子》卷下:“汤復於汤丘,文王幽於羑里,武王羈於王门;越王栖於会稽,秦穆公败於崤塞,齐桓公遇贼,晋文公出走,故三王资於辱,而五霸得於困也。”指周之太王、王季、文王。《国语·周语下》:“以太蔟之下宫,布令於商,昭显文德,底紂之多罪,故谓之宣,所以宣三王之德也。”韦昭注:“三王,太王、王季、文王也。”王姓三名人之合称。(1)汉之王奉光、王商、王凤。《汉书·王商史丹等传赞》:“自宣、元、成、哀外戚兴者,许、史、三王、丁、傅之家,皆重侯累将。”颜师古注:“三王,谓邛成侯及商、凤三家也。”邛成侯,王奉光的封爵。(2)汉之王尊、王章、王骏。《汉书·王吉传》:“先是京兆有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至骏皆有能名,故京师称曰:‘前有赵、张,后有三王。’”晋潘岳《西征赋》:“赵张三王之尹京,定国释之之听理。”(3)唐之王珣、王玙、王瑨。《新唐书·王珣传》:“﹝王方翼﹞子珣,字伯玉,与兄璵、弟瑨以文学称,时号‘三王’。”(4)唐之王勃、王绪、王仲舒。唐韩愈《新修滕王阁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清钱谦益《寄侯豫章督学江西》诗:“励俗蒸尝先两庙,採风词翰继三王。”清赵翼《陔馀丛考·四三王》:“唐滕王阁有三王、则王勃作序,王绪作赋,王仲舒作修阁记也。”三王[sānwáng]夏、商、周三代开国君王。一说夏禹、商汤、周文王;一说夏禹、商汤、文王、武王。《文选.贾谊.过秦论》:「上以安主体,下以便万民,则五帝三王之道,可几而见也。」宋.欧阳修〈纵囚论〉:「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
汉语大词典
(1).指夏、商、周三代之君。(1)夏禹、商汤、周武王。《谷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范宁注:“三王,谓夏、殷、周也。夏后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会。”(2)夏禹、商汤、周文王。《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岐注:“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是也。”(3)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尸子》卷下:“汤复于汤丘,文王幽于羑里,武王羁于王门;越王栖于会稽,秦穆公败于崤塞,齐桓公遇贼,晋文公出走,故三王资于辱,而五霸得于困也。”(2).指周之太王、王季、文王。《国语·周语下》:“以太蔟之下宫,布令于商,昭显文德,底纣之多罪,故谓之宣,所以宣三王之德也。”韦昭注:“三王,太王、王季、文王也。”(3).王姓三名人之合称。(1)汉之王奉光、王商、王凤。《汉书·王商史丹等传赞》:“自宣、元、成、哀外戚兴者,许、史、三王、丁、傅之家,皆重侯累将。”颜师古注:“三王,谓邛成侯及商、凤三家也。”邛成侯,王奉光的封爵。(2)汉之王尊、王章、王骏。《汉书·王吉传》:“先是京兆有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至骏皆有能名,故京师称曰:‘前有赵、张,后有三王。’”晋潘岳《西征赋》:“赵张三王之尹京,定国释之之听理。”(3)唐之王珣、王玙、王瑨。《新唐书·王珣传》:“﹝王方翼﹞子珣,字伯玉,与兄玙、弟瑨以文学称,时号‘三王’。”(4)唐之王勃、王绪、王仲舒。唐韩愈《新修滕王阁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清钱谦益《寄侯豫章督学江西》诗:“励俗蒸尝先两庙,采风词翰继三王。”清赵翼《陔馀丛考·四三王》:“唐滕王阁有三王、则王勃作序,王绪作赋,王仲舒作修阁记也。”
国语辞典
夏、商、周三代开国君王。一说夏禹、商汤、周文王;一说夏禹、商汤、文王、武王。
辞典修订版
夏、商、周三代开国君王。一说夏禹、商汤、周文王;一说夏禹、商汤、文王、武王。《文选.贾谊.过秦论》:「上以安主体,下以便万民,则五帝三王之道,可几而见也。」宋.欧阳修〈纵囚论〉:「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
三王造句
1.她不仅长相俏美,而且身材也十分出众,年纪虽小,却已发育得颇为成熟了,更令她自傲的是她的皮肤,娇嫩白皙,宛如上等的瓷器一般;深得三王子的宠爱。
2.自三皇以降,先秦诸子,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所有大大小小的命题最终都在这三字上归宗。三字一出,洞见全体,既包含了本体又包含了功夫,任凭你考三王、叩天地、质鬼神、俟后圣,无有如此简易精一者,致良知之教也。
3.善为化者,其道密庸,其功同人。五帝之德,三王之功,未必尽智勇之力,或由化而成。孰测之哉。
4.不过这个知县倒还是有点学识,而且能明辨是非,三王爷看得兴起,老奴怕耽误了时间,便强行将三王爷拉了回了,还请王爷不要见怪!
5.大不列颠三王国与爱尔兰的联合,使全世界看到了一个显著的、无可反驳的例证,在联合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是具有无限效能的。
6.在布丁的家庭都应该准备每一个成员轮流挑起了木匙布丁,这在三王的荣誉。
7.三王街,为了“向群”的几两锅饺,排一个小时队不明智,不如买了筹码先去红梅吃碗冰豆沙和卤味四合一。
8.陛下锐意求治,而二帝三王治天下之道未暇讲求,施为次第犹多未得要领者。
9.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
10.故言三皇以道治,而五帝用德化;三王由仁義,五霸用權智。
三王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